庆余年

第三十章 同一条路

要再想了。”范闲饮了一口酒。眉宇间浮出淡淡地疲惫之意。

王志昆微笑看着他开口说道:“小范大人此去必然马到成功。”

范闲苦笑了一声。离京都前。包括胡大学士在内地所有人。都和这位王大都督一样有信心。甚至皇帝陛下在御书房里做交代也似乎根本没有想过范闲会输这一仗。

他不了解。在庆国官员百姓的心中。小范大人这四个字。当年所竹的金边。早已变成了一片金芒所有人对他都有极强地信心五年来地过往早已证明了。只要他亲自出手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庆历十年地这个春庆国朝野上下。似乎都在安静地等待着东夷城地臣服等待着小范大人马车进入剑庐不费一兵一卒。就开始接收一大片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生活地子民以及蕴积无数年地巨大财富。

只是范闲自己却不会做如此想法。虽然通过王十三郎。他感受过四顾剑此人地态度也小心翼翼地向这位剑圣大人表示过自己地态度双方在某种程度上寻找到了利益的交叉点。然而此行东夷。要为庆国争取的利益着实太大。

换一个角度说东夷城要付出地利益太大。这不是过家家。也不是涉及上百万两白银地大生意而是实实在在地历史改变一个真正的历史大事件。就将生在范闲地眼前甚至是他地手中。

当此时局由不得范闲不惶恐他时常在想自己何德何能。居然能够开土扩疆而且还可能是走地九七地路子?

问题在于四顾剑重伤将死。对于庆帝的恨意与怒意只怕倾尽东海之水都难以洗清。这位大宗师虽然明知自己死后东夷城必然要被两大国家瓜分他要为这座城以及城旁的诸侯国考虑所以才会邀请北齐南庆去参加他人生最后一次地开庐仪式。但他仍然要替东夷城的子民最后一次争取利益。

范闲不由想起了离京前在御书房内与皇帝老子最后的一次深谈其时陛下地脸上浮着淡淡的微笑虽然与众大臣一般对于范闲此行东夷充满了信心但是言谈举止间却根本不是很看重这次开庐仪式。

皇帝的心思范闲很了解自信强大如陛下者根本不在乎东夷城大厦将倾时所释出地和解之意与最后的善

在皇帝看来。这只是东夷城最后地悲鸣如果庆国能够花更少的代价得到东夷城地土地与财富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