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囊尸衣

第二百四十九章

中一酸,顿生同病相怜之感,仿佛相识已久,双脚不由自主的迈向了这个陌生的男人。

青年男子告诉明月,他叫黄建国,家住婺源县城,这个小村庄是他的老家,他本身是一个工农兵大学生,目前在京城的北大读。

无名师太一连数日没有回庵,黄建国每日清晨便来到庵前,陪明月念经做功课,聊一些她从来未曾听过的外面的世界,直到深夜才恋恋不舍的离开,这短短的数天里,是明月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终于,在师父回庵的前一天夜里,月光下,草丛里,虫鸣声中,他们有了那件事……

驾驶室里,明月手中握着胸前的红宝石坠,面如桃花,脸现出甜甜的微笑。

腊月末是北方最为寒冷的季节了,嘎斯51卡车厢的人尽管裹紧了棉大衣,刺骨的凉风还是直往衣服里面透。

“寒生,你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相信你绝不会做出什么违法事的,我看出来你似乎有难言之隐,不便明说,但请你放心,冯生是知恩图报之人,我会尽力帮助你的。”冯生裹紧了大衣,对寒生耳语道。

寒生望着他,见到冯生的眼神里充满了诚恳与信任,自己也颇为感动。

“王婆婆之死,你老爹也都告诉你了,这也是出自她的本意,在此之前,婆婆去意已决,原想让我三年后取回她的尸骨再南下合葬,可如今那些老鼠却使婆婆的遗愿得以提前完成了。”寒生叹息道。

“为什么要等三年呢?”冯生不解的问道。

“这老衲却是知道的,”耶老突然探过脑袋来说道,“中原人为躲避战乱而客居岭南,被称作‘客家人’,南迁时,祖先的坟墓却是带不走的,无奈只能开馆殓骨装坛,随身背着远赴他乡。可是大凡人死去三年之后,肉才能完全腐烂光,只剩下一副骨架,所以,后来迁居南方的中原客家人,保留了这个习俗,人死埋地三年后殓骨装坛,置于后院树下,不再入土了。”

“为什么?”冯生问道,他对岭南风俗不是十分了解。

“大概是便于随时再次迁移。”耶老嘟囔道。

“哦,原来如此,”冯生点点头,又接着对寒生道,“寒生,阳公和那个日本人是王婆婆杀的么?”

寒生想了想,还是别节外生枝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