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歌一曲

第三百二十五章:古代剑客的比剑

“猗与那与,置我鞉鼓。奏鼓简简,衎我烈祖。汤孙奏假,绥我思成。鞉鼓渊渊,嘒嘒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於赫汤孙,穆穆厥声。庸鼓有斁,万舞有弈。我有嘉客,亦不夷怿。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执事有恪。顾予烝尝,汤孙之将。”东骑王口中念念有辞的念出了这篇商颂!所谓商颂并不是原汁原味的大商曲乐了,经过了周王室肆意的掠夺和篡改,现在东骑王念的是经春秋时宋大夫正考父校订过的商颂。可就算是如此,仍然可以从这歌词中感觉体悟到大商文化的光辉与灿烂!自周分封天下后,有大商血统的并成大国者,独宋一国,可惜的是宋襄公错误的还想遵守古老的大商兵礼,最后落败而成小国了。

东骑王对大商有着最浓厚的感情,如果说先秦是中华文明的正统,那么在大商时代,正是中华文明真正纯正的时代!周天子所谓的分封其实就是一种抢劫。他们把整个大商打下的统一的中原给分封出去,并且把大商的文化给占为己有。无论周人如何的粉饰自己的一切,那掠夺的本质不会改变。

最丑恶的是周人困死了伯夷、叔齐却还要拿死人做文章。他们把伯夷、叔齐困在山林里,然后说他们仁义,等两人死后,周人达到了不用刀剑杀人的目的再夸赞两人以显示自己的仁德,这种大伪大丑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还说商人喜好人殉,但这种行为在商的后期已经减少并在逐渐的消失。相反,周得天下后虽然也出令废止此法,不再提倡人殉,可是不说做不等于自己不去做!他们自己死后大规模的人殉仍是很多,并且有了大规模的地步。事实上,如果不是到了春秋战国时代,让诸国意识到这种野蛮落后的习俗于国无易,只怕还会继续!

而儒家所提倡的复古也就是指大伪之周!和儒学一样,扒去了从商身上得到的精神文化,周又能剩下什么东西?也是一样无多!

在大商隐隐却饱含激昂的乐中,赵真和易弦高两人走在近前,面面相对,先行见礼。这是武士的礼,其方式为拔出宝剑,剑向着自己的身后,然后向前点头。所谓先礼后兵,兵器是要放在自己的身后。不过通常两人不会离的太近,因为总是会怕对方偷袭,太近了,一剑下去,正常谁挡得住?而这里是白玉广场,在魏王殿前,自然没人会做这种有份的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