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那些事儿

1333-1340

说:

杨镐这个人就是你暗中密奏推荐给我的!(密揭屡荐)。我信了你才会委派他做统帅现在败仗打了国威受损你还敢说自己毫无愧疚(犹云无愧)!?

到这个份上估计也没啥说的了张位连辞职的资格都没有就被皇帝免职走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帮他说话。

估计是受刺激太大这位兄弟回家不久后就死了。

至万历二十九年内阁的几位元老全部死光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人就此踏上这个舞台。

七年前王锡爵辞职朝廷推举阁臣顾宪成推举了王家屏。但有一点必须说明:当时顾先生推荐的并非王家屏一人而是七个。

这七个人中王家屏排第一可是万历不买账把顾宪成赶回了家。然而事实上对顾先生的眼光皇帝大人还是有所认可的至少认可排第四的那个。

南京礼部尚书沈一贯第四。

沈一贯字肩吾隆庆二年进士。算起来他应该是赵志皋的同班同学不过他的成绩比赵大人要好得多当了庶吉士后来又去翰林院给皇帝讲过课。和之前几位类似他跟张居正大人的关系也相当不好不过他得罪张先生的原因是比较搞笑的。

事情经过是这样有一天沈教官给皇帝讲课说着说着突然了个感慨说自古以来皇帝托孤应该找个忠心耿耿的人如果找不到这种人还不如多教育自己的子女亲历亲为。

要知道张居正同志的耳目是很多的很快这话就传到了他的耳朵里加上他的心胸又不算太宽广所以张大人当政期间沈一贯是相当地萧条从未受到重用。

相对于直言上疏、痛斥张居正而落得同样下场的王锡爵等同志我只能说其实他不是故意的。

张居正死后沈一贯才出头历任吏部左侍郎、翰林院侍读学士后来又去了南京当礼部尚书。

此人平素为人低调看上去没有什么特点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而已。

顾宪成是朝廷的幕后影响者万历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两人势不两立。

所以一个既能被顾宪成推荐又能被皇帝认可的人是十分可怕的。

[1335]

万历二十二年(1594)沈一贯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进入了帝国的决策层。

很快他就展示了他的异常之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