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那些事儿

1061-1070

劾詹三本到此终于功德圆满十几年后他还曾经复起担任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为了巴结当时的大学士王锡爵甘当打手四处骂人后又被人骂走事实证明这位仁兄是典型的没事找抽型人格。

隆庆皇帝面对的就是这么一群人说得好听是读过书的大臣说得不好听就是有牌照的骂街流氓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又不如内阁的那几头老狐狸实在是疲于招架。

所以从登上皇位的那天起他就意识到了这样一点:皇帝是不好干的国家是不好管的而我是不行的国家大事就交给信得过的人去干自己能过好小日子就行了。

事实证明正是这个判断使大明王朝获得了重生的机会。

那么谁是信得过的人呢对于隆庆而言自然就是身边的那几位讲官了除殷士儋外(原因很复杂后面再讲)高拱、张居正、陈以勤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于是在隆庆初年(1567)礼部尚书陈以勤与吏部左侍郎张居正同时入阁至此内阁已有六人他们分别是辅徐阶、次辅李春芳、郭朴、高拱、陈以勤、张居正。

请注意上面的六人名单排序它的顺序排列实在非同寻常。

在明代内阁是讲究论资排辈的先入阁的是前辈当辅后来的只能做小弟当跟班那小弟怎么才能做辅呢?很简单等前辈都死光了你就能当前辈了。

这里特别说明早你一天入阁就是你的前辈你就得排在后面规矩是不能乱的。可能有人要问要是两人同一天入阁怎么办呢?

那也简单大家就比资历吧你是嘉靖二十年的进士我是嘉靖二十六年的那你就是前辈如果连资历也相同就比入阁时候的官级你是正部我是副部你还是前辈如果官衔也相同那就比年龄反正不分出个先后不算完。

所以张居正虽然与陈以勤同时入阁但论资历和官级他都要差点只能委屈点排在第六了。

其实这种排序本也说不准要说起来排第二的李春芳还是陈以勤的学生谁让人家进步快呢?这种事情不能怨天尤人。这就是隆庆初年的内阁顺序表考虑到排序再看看前面几位生龙活虎的状态如果按自然死亡计算张居正要想接班至少也得等到七八十这还是保底价。

不过幸好除了论资排辈外明朝也不缺乏其他的优秀传统比如不斗到死不罢休的斗争哲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