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那些事儿

第四百九十一至第五百章

是决定成败、创造奇迹的关键。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最为重要的因素竟然是朱祁钰自己造就的因为成功的关键就是那位被他随意指派出使的官员。

[492]

这位官员的名字叫做杨善时任都察院右都御史他虽然是个二品官却并不起眼算不上什么人物这也正是朱祁钰挑选他去的原因之一

可惜朱祁钰并不知道这位杨善先生是一个身怀绝技的人而他的这项绝技即使在整个明代历史中所有同类型的人里也可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

杨善的这项绝技就是说话。

明代最佳辩手登场

战国时候张仪游说各国希望找个官做却经常被打得遍体鳞伤他的妻子心疼地对他说为什么要出去找官做现在得到教训了吧。

张仪却问了她一个问题:“我的舌头还在吗?”

他的妻子回答当然还在。

“只要舌头还在还能说话就有办法。”

杨善就是一个只要舌头还在还能说话就有办法的人。

杨善大兴县人(今属北京市)此人出身极为特别他官居二品但我查了一下他的履历才惊奇地现这位二品大员非但不是庶吉士(由

前三甲科进士中选出的精英)甚至连进士都不是!这在整个明朝三百年历史中都极为罕见。

明代是一个注重学历的年代要想在朝廷中混到一官半职至少要考上举人而想做大官就非进士不可所谓“身非进士不能入阁”在当时的三级考试制度中如果说进士是大学毕业举人是高中毕业那么杨善先生的学历只能写上初中毕业因为他只是一个秀才。

所谓秀才也就算个乡村知识分子根本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在假文凭尚未普及的当时杨善是怎么混到二品大员的呢?

看过他的升迁经历就会现他能走到这一步并没有半分侥幸。

建文元年(1399)十月李景隆率大军进攻北平也就在此时年轻的秀才杨善参加了燕王的军队不过他并没有立过战功而是专门负责礼

仪方面的工作。

杨善是一个合格的礼官他干得很不错但由于他的学历低当与他同期为官的人都纷纷高升之际他却还在苦苦地熬资格博升迁。

就这样苦苦地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