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那些事儿

第四百三十一至第四百四十章

读课外书籍(如兵法等)历史告诉我们喜欢看课外书的孩子将来一般都是有出息的。

就如同现在的追星族一样于谦也有着自己的偶像他把这位偶像的画像挂在自己的书斋里(此举比较眼熟)日夜膜拜。

有一次教他读书的先生现他经常看那幅画像便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这样做。

于谦闻言立刻正色回答:“将来我要做像他那样的人!”

画像上的人物就是文天祥。

除此之外于谦还在书斋中写下了两句话作为对文天祥的赞词。

殉国忘身舍生取义

宁正而毙不苟而全!

在我看来这正是少年于谦对自己未来一生的行为举止的承诺。

三十余年后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永乐十九年(1421)于谦二十三岁此时的他已经乡试中举即将赴京赶考。

他将从此告别自己的家告别江南水乡的故土前往风云聚汇、气象万千的北京。

前路艰险但于谦却毫无怯意他明白一个更为宽广的世界在等待着自己实现平生抱负的时候到了。

于谦收拾好行李告别家人遥望前路漫漫口吟一诗踏上征途。

拔剑舞中庭

浩歌振林峦!

丈夫意如此

不学腐儒酸!

于谦天下是广阔的就此开始你波澜壮阔的一生吧!

[432]

清风

在京城的这次会试中于谦顺利考中进士并最终被任命为御史。在之后的宣德元年的朱高煦叛乱中于谦以其洪亮的声音严厉的词句深

厚的骂功狠狠地教训了这位极其失败的藩王并给明仁宗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从此于谦走上了青云之路。

宣德五年(143o)明宣宗任命于谦为兵部右侍郎并派他巡抚山西、河南等地。这一年于谦只有三十二岁。

年仅三十二岁却已经位居正三品副部级实在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于谦也成为了他同年们羡慕的对象。

这当然与朝中有人赏识他是分不开的而着力栽培重用他的正是“三杨”。

像杨士奇、杨荣这种久经宦海的人自然是识货的于谦这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