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那些事儿

第三百一十一至第三百二十章

事后看来这位杨渤如果不是犯了形式主义错误就是犯了受贿罪。

但黑幕终究会被揭开的。

[312]

永乐二年安南国大臣裴伯耆突然出现在中国并说有紧急事情向皇帝禀报他随即被送往京城在得到朱棣接见后他终于以见证人的身份

说出了安南事件的真相。

原来在建文帝时期安南丞相黎季犛突然难杀害了原来的国王及拥护国王的大臣自后他改名为胡一元并传位给他的儿子胡(上大下互)并设计欺骗大明皇帝骗取封号。

裴伯耆实在是一等一的忠臣说得深泪俱下还写了一封书信其中有几句话实在感人:“臣不自量敢效申包胥之忠哀鸣阙下伏愿兴吊

伐之师隆继绝之义荡除奸凶复立陈氏臣死且不朽!”

裴伯耆慷慨陈词然而效果却不是很好因为朱棣是一个饱经政治风雨的权场老手对这一说法也是将信将疑。而且从裴伯耆的书信看来很

明显此人的用意在于借明朝的大军讨伐安南这是一件大事朱棣是不可能仅听一面之辞就兵的。于是朱棣并没有马上行动而是安排

裴伯耆先住下容后再谈。

然而同年八月另一个不之客的到来打破了朱棣的沉默。

这个人就是原先安南陈氏国王的弟弟陈天平他也来到了京城并证实了裴伯耆的说法。

这下朱棣就为难了如果此二人所说的是真话那么这就是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必须出兵了可谁又能保证他们没有撒谎呢现任安南国王

大权已经在握自然会否认陈天平的说法真伪如何判定呢?

而且最重要的问题在于朱棣以前并没有见过陈天平对他而言这个所谓的陈天平不过是一个来历不明的人万一要听了他的话出兵送他

回国最后证实他是假冒的那堂堂的大明国就会名誉扫地难以收拾局面。

这真是一个政治难题啊。

然而朱棣就是朱棣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解开了难题。

大凡年底各国都会来提前朝贡以恭祝大明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安南也不例外就在这一年年底安南的使臣如同以往一样来到明朝

京城向朱棣朝贡但他们绝没有想到一场好戏正等待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