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

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东西二帝

无数的商品抵达了那里, 或是就地出售, 或是继续沿地中海至地中海沿途的城镇售卖,又或者,可以南下天竺。

陆路的成本固然高昂,可大明的宝货,只需到了地中海或是天竺,往往奇货可居,利润却也是不小的。

何况,从大明至奥斯曼,沿途还算安全,甚至在奥斯曼,用汉话,已经可以和当地人进行简单的沟通,在奥斯曼境内,更有大量的儒生,可以为他们提供向导,这也导致,人们愿意走这一条商路。

有一些儒生,去了奥斯曼,受了奥斯曼皇帝的重用,甚至已有人成为了封疆大吏,他们的亲眷,自是纷纷前去投靠,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这些人若有同乡组织商队前往,自然可以得到许多的便利。

陆地上的丝绸之路,已成了不少商行争夺的目标。

一个商行里,即将出发的商队已经做好了准备,商行的少东家在此刻,却是将一封密密麻麻写了许多奏报的绢布,缝在了自己的里衣,而后,浩浩荡荡的商队,带着京里数不清的消息,踏上了旅途。

商队抵达玉门关,需要数月的时间。

可一旦出了玉门关,那夹带消息的人,便脱离了商队,骑着快马,一路疾奔,他们熟知大漠之中的每一处绿洲,而在每一处绿洲里,也有专门的接应之人,一旦穿越了沙漠,便可一路抵达奥斯曼的国都。

现如今,奥斯曼的国都,最宏伟的建筑,便是新建的孔庙。

这座巨大的建筑,每日都有络绎不绝的人抵达这里,对那至圣先师们行礼。

贵族们已经开始普遍以模拟大明京师的口音为荣了。

因而,汉话开始向寻常的百姓那里慢慢的普及。

苏莱曼在弹压了许多的反抗之后,将那反抗之人,统统诛灭,以至奥斯曼境内,再无人敢表现出反对的声音,奥斯曼的禁卫军,牢牢的控制在了皇帝的手里。

地方上,巡抚开始取代卡夏,而贵族们在恐惧之下,为了表现自己的忠诚,纷纷学习四书五经。

此时……那四个月之前,还在京师的少东家,此时却已被请到了奥斯曼的宫廷。

苏莱曼在明德殿亲自会见了他。

这少东家拜下,行了大礼。

苏莱曼则放下了手中的《春秋》,眼皮子抬了起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