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436章 生产线

军此时的总体战略是防御决定的:一条完整的防线才刚刚组建,下一阶段应该是埋头发展等待时机。

偏偏这时鬼子又有大动作。

八路军又能怎么办呢?

进攻?

肯定不行,鬼子这会儿估计正调兵谴将在正面集结重点进攻呢,八路军要是抢先进攻,那就是往钢板上踢。

防御?

太被动了!

重点是八路军不知道鬼子要怎么进攻,于是也就不知道防御的方向。

考虑了一会儿,王学新就说道:“我认为,我们应该尽快完成‘拉5’生产线的组建,尽量赶在鬼子进攻前实现‘拉5’的生产!”

首长对此表示赞同:“以不变应万变嘛!制空权是重中之重,拥有它就相当于卡住了鬼子咽喉,使鬼子不知道该怎么跟我军作战。所以,自己能造飞机,并且培训足够多的飞行员,才是正道喔!”

接着首长就把目光投向参谋长,问:“毛熊那边怎么样?生产线能如期交付吗?”

参谋长回答:“生产线如期交付没什么问题,因为毛熊已经试用过x1和x2,知道它们的价值。问题是……”

说着参谋长就皱起了眉头:“虽然我们要求‘拉5’生产线是配有技工的,但从以往毛熊配属给我们的技术来看,都是属于‘以次充好’的状态!”

顿了下,参谋长又补充道:“或者也不能说是‘以次充好’,而是毛熊本身的状况就是如此,他们也是用这样的技术人员生产装备的!”

首长点了点头,他更赞同后者。

比如毛熊给的“拉5”飞行员,一个个都是半路出家只训练几个月的新手。

你能说这些飞行员不行或者毛熊不厚道吗?

毛熊的情况是大批有经验的飞行员已经战死,他们自个都在用这种训练几个月就上战场的飞行员,给华夏有什么问题?

技术人员也差不多。

此时的毛熊处于资源和装备奇缺的状态,甚至就连步枪和子弹都缺……前方大片领土被汉斯攻陷,军火库一个接着一个的被敌人缴获,自己的工厂又往西伯利亚转移,此时只有一部份投产,但他又要装备起一支数量庞大的部队,于是就出现这种状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