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284章 战术

方面入手改进X1,一个是最短引爆距离,至少在100米内不能激活,否则误伤自己的概率会大增。”

100米,那对“霍克81”的速度而言还不需要一秒,几乎就是弹片和战机在空中迎面相撞,这肯定是行不通的。

100米以外X1弹片的速度已经衰减得差不多了,那时即便撞上也不会有太大的冲击力。

王学新继续说道:“另一方面就是,我们应该尽量寻求更远的射程,最好能将射程扩展到600米左右!”

王学新之所以会设定在600米,是因为这个距离是空战机枪射程的极限……在实战中,通常没人会在这个距离上射击,除非目标是庞大、笨重、机动性不强的轰炸机。

如果X1的射程能达到600米,就会对敌拥有射程上的优势。

“600米?”和志民对此表示了疑虑:“这个距离虽然对X1来说并不困难,我们只需要增加一些燃料加长导线就可以了。问题是,这个距离能有效命中目标吗?”

王学新将目光转向了武国智。

如果是近现代的导弹,这600米的距离根本就不是什么事。

别说600米了,空空导弹动不动就是几十公里的射程,华夏的霹雳15超远程空空导弹更是可以打200公里。

(注:可用于歼20的霹雳15是全球射程最远的空空导弹,甚至有可能对敌人预警机构成威胁,因为预警机对隐形战机的可视距离只有120公里左右。也就是说,在敌人预警机还没发现歼20时,歼20很可能已经朝它发射导弹了)

但X1是线导导弹,没有什么红外搜索也没有雷达制导之类的,顶多就是一个近炸引信。

在精准度上完全依赖飞行员的目测和操控,距离一远就很难把握住精度。

武国智明白王学新望向他的意思,他思考了一会儿,就很肯定的说道:“我相信四、五百米左右还是能做到,因此我认为六百米的射程的确有必要!”

这是当然的,因为只有达到六百米的射程才有可能让飞行员在四、五百米左右命中目标。

“另外!”接着武国智又补充道:“我认为,我们在近距离上也要加强训练,也就是在预判X1要命中目标的那一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