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52章 不败之地

怕死。

只是需要在祖国和怕死之间做出选择时,有些人选择前者有些人选择后者。

比如王学新在现代时看过一个抗战纪录片,在守某座桥梁时,有些战士战前会用铁链将自己捆绑在阵地上。

这种做法看起来很不明智,因为这会使他无法机动。

但他这么做就只为一点:在自己感到恐怖想逃跑时逃不了,于是就断了逃跑的念想。

他不怕死吗?

当然怕!

他自己也知道这个,甚至还知道可能会怕到控制不住自己而不顾一切的选择当逃兵。

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英雄。

此时的毛熊,则更多的是不让士兵们将心里的害怕说出来。

“上尉!”王学新又给安德罗维奇添了一点酒,说:“我想,你看过鬼子用的97式坦克,我有些担心它。你知道的,它能在500米的距离上击穿75MM的装甲……”

“不用担心,营长同志!”安德罗维奇打了个酒嗝,回答:“45毫米只是车身装甲厚度,500米距离,车身那点面积只能看到一小块,几乎无法命中。更何况,32度的倾斜角……就相当于70毫米厚度,你认为它们真的能击穿?”

虽然75的穿深大于70。

但用于测试的钢不同,毛熊重工业十分发达,他们生产出的钢材质量要比鬼子好得多。

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毛熊坦克的装甲防护力会往上提一些,而鬼子穿甲弹的穿深则会往下压一些。

这一来一去,此消彼长之下,5毫米的差距就没了。

甚至鬼子穿甲弹的穿深会比数据要小得多……鬼子二战时习惯于使用穿甲爆破弹,也就是前端是实心弹用于击穿敌坦克装甲,后端装有炸药希望进入敌坦克内部爆炸。

这种穿甲弹其实不是很必要。

这一是因为它的生产更麻烦、更耗时成本当然更高。

二是穿甲弹如果能成功击穿坦克,其产生碎屑就能杀伤坦克内乘员,后部添加炸药其实是多此一举。

其缺点就是如果前端无法击穿装甲而变形,原本实心的后端可以继续浸彻击穿装甲……变成火药药室之后就不再具有威力而会像鸡蛋一样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