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继母养儿日常

第一百零二章

下场了。我就直接先院试、再去参加乡试,也就不用占那么个府学的名额了。”

科举上头的细节,沈翠还知道的不如他多,毕竟这本科举文是个架空的朝代,科举体系虽然完善,却并不属于历史上任何一个确切知道的朝代,更像是杂糅在一起,原书作者另外编纂的。

被他这么三言两语一绕,沈翠还真有些懵,她就说:“你就先还准备着,我且得想想。”

等他走了,转头沈翠找机会把卫恕喊过来,问问他府学是不是有占名额这么个说法。

卫恕给他详细解释了一通,院考分为岁试和科试。岁试呢,就是大家通称的童生考秀才。通过之后,就算是‘进学’了,也就是成为朝廷公家的学生,能进入县学或者府学。其中按照等级划分,又可分为享有朝廷补贴的廪生、增广者增生、附于诸生之末的附生。其中廪生、增生人数皆有定额。

梅若初这个水平,卫恕觉得他只要不像前头那般倒霉,考个一等廪生问题不大。

但他若不去府学,则也确实可惜。本朝只给入府学县学的廪生发放钱粮补助,而且一般也没有人放着入府学这样的好机会不去的——府学设教授一人,训导四人,个个都是博古通今、学识渊博之辈。

更别说还有机会接触提督学政那样的人物,有机会结交各种才学上乘的同窗,为来日积攒人脉……随便拿出一样,都是十分宝贵的资源。

而且前头说过,岁试之后还有个科试。通过岁科二试,才真正有了考乡试的资格。

这两场都是提督学政主持,不去府学进学,如何能掌握第一手资料?

他好一通科普,沈翠脑子越发懵了,半晌后才消化道:“所以,若初说的没错,若他考上了廪生而不入府学,那边又有定额,等于他白占了一个可以领补贴的宝贵名额,对吧?”

卫恕点头,然后沈翠又接着自顾自道:“所以解决办法就是,他考他的,考上之后也进府学。但又不用和翠微分开……唔,好像问题也不大。”

早先书院升级的时候,系统就已经开放变更书院位置这个功能了。

真要不想分开,她把翠微挪到府城就是了。

但眼下还不是提这个事儿的时机,一来现在都是想当然的情况,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