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第九百一十三章 登陆

德军在这时已到了兵员严重短缺的地步,于是就在本土大肆搜刮任何一个可以参加战斗的人,征兵体检标准一降再降,严重胃溃疡或是肺吸病患者都被穿上军装送往前线。

海防第716师就是这样一支部队,该师的平均年龄为36岁(同一时期的美军平均年龄为25.5岁),而且他们还没有经过多少训练更没有打过仗,更严重的还是它们是没有汽车运输工具“动不了的”师,于是只能呆在一个岸边成为“海防师”。

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一点都不让人意外,因为在此之前德国人一直相信盟军的主攻方向是加莱,于是就把精兵强将都调往加莱而在诺曼底只留下老弱残兵。

“篷”的一声,正在许云想着敌情的时候,小艇终于落到了海面上。

这时许云才发现自己想错了,他原本以为小艇落到海上会更平稳些的,没想到小艇一脱离吊索的束缚就像是脱缰的野马似的跟随着海浪大起大落,不时还有又咸又涩的海水猛打在脸上。

“出发!”许云下令道。

信号兵很快就用手电向周围划着圈,于是“突突突”的一阵马达声,小艇很快就乘风破浪的朝诺曼底方向前进。

盟军在此之前做了很细致的准备工作,比如此时的佐阿夫兵团本应面临一个大难题:黑暗中该怎么朝目标前进?他们甚至都不敢开灯,因为担心灯光会引起德军的注意……虽然德军肯定会因为风暴而降低警惕,但如果海面上到处都是星星点点的灯光,这在黑夜中也太明显了。

何况德军还在岸边布设下了水雷。

但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水雷事先被蛙人排除,他们在雷区里开辟了一条安全通道,接着,就在通道两侧布置一排特殊的灯。

这些“特殊的灯”其实很简单,就是用一个不透光的金属筒罩在灯上,只在朝向佐阿夫兵团一方留上一个不孔。

这个灵感显然是来自迪索亚等非洲人在沙漠上用汽油筒罩着火把做为指示灯的做法,这样一来,佐阿夫兵团可以很清晰的在海面上看到一道由灯光组成的通道,这条通道一直延伸到诺曼底近海,而德国人却什么也看不到。

当然,佐阿夫兵团还不是不敢直接把登陆艇开到诺曼底的滩面上……这种做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