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第八百九十七章 舞台

,美国才能在其中渔利。

开罗会议后,美国方面第一步做的就是任命艾森豪威尔为盟军最高司令官,由此指挥权也就正式转移到美国手里。

新官上任的艾森豪威尔这下可以说是扬眉吐气了,但他还是对英国保持着戒心,因为在与英国人接触的这段时间里算是领教了英国人的“本领”,所以即便是当上盟军最高司令官……又何尝不会被英国人架空成为一个虚衔?!

所以,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着手往英国派兵。

往英国派兵不是重点,重点是派出的兵要多……甚至还要求在将来的联合作战中在人数上占据绝对优势。

这并不是出于打击德国人的考虑,要知道德军在法国北部只有数十万人,而艾森豪威尔派到英国为这场战役做准备的美军就有一百万人。再加上英军,在兵力上就是德军的数倍。

艾森豪威尔这么做,目的是确保自己的指挥权……如果到时美国的兵力不如英国、美国按比例的军官也不如英国,那么他就得不到大多数的盟军官兵的支持。

而现在派去一百万人……无论如何艾森豪威尔都会得到“大多数”参战官兵的支持了。

(注:英国当时全国的兵力只有450万人,初期计划抽调十几个师二十万人左右参加“霸王行动”。)

与美国大兵一起运往英国的,还有大批的物资和装备补给,甚至为了保证美军的补给,艾森豪威尔还在英国建了几个兵工厂,召集了英国工人日以夜继的生产弹药……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原因是美军对弹药的消耗是惊人的,如果全都由美国运去的话,不但要浪费很多运力,还有可能出现弹药短缺运输不及的情况。

但如果把兵工厂建到英国去,那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甚至当美军登陆法国接着朝德国推进的时候,这些兵工厂依旧能为美军源源不断的提供弹药。

一时间,英国大小仓库都装得满满的。

丘吉尔说:“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英国的仓库还从没有像今天这么充实过……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我们要胜利了!至少这已经证明德国对英国的封锁失败了!”

但是英国百姓却对此颇有微言。

原因是美国大兵不管走到哪里都改不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