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第六百九十二章 措施

命令。

其实蒙哥马利本人也不可避免的沾染了这样的习气,只不过蒙哥马利是个有作战经验的将军,那所谓的“逃跑将军”亚历山大,在缅甸做的就只有“坑蒙拐骗”最后甚至把自己都给坑了进去。

于是蒙哥马利将一批不称职的军官撤了职,比如科贝特、多尔曼、史密斯等,又提升了一批精明能干的军官,拉姆斯登也是其中之一。

其中最让张弛侧目的是蒙哥马利从英国剑桥大学调了一个叫威廉斯的青年教师来出任他的情报处长……至于为什么会调这个教师来任情报处长,张弛看到的是“机密”。

对此张弛也没兴趣知道,他需要知道的只是根据情报然后思考该怎么打赢这场仗。

蒙哥马利做的第三件事,就是建立一个与他的性格和作战理论想适应的指挥系统。

他的性格和作战理论,总的慨括起来就是“按部就班”,蒙哥马利试图把一切都安排好……比如进行周密的战前布署,再举行几次战前演习,演练德军要是从这里进攻会怎么样,从那里进攻会怎么样,用英军的话来说,就是他们把即将到来的几乎能想到的每一个细节都练了一遍。

然后蒙哥马利就告诉他的部下:“如果你们在战斗过程中遇害到什么疑难不知道该做什么,那么请查找演习记录!”

这本来是没什么问题的。

当然,战场是瞬息万变的,用按部就班的方法以及战前就试图想把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到那是不可能的,比如德军对玛海拉玛的进攻就完全出乎蒙哥马利的意料之外且在演习记录中找不到解决方案。

但是英军是支特殊的部队,人数不过二十余万人,却来自九个国家,平均每个国家的兵力不过两、三万人……其实殖民军人数要小地平均数,因为英军有十余万人,殖民军大多以师为单位,差不多都是一万余人的规模,只有南非有两个步兵师两万多人。

一支部队有如此多的成份组成,他们中很多人在战争打响时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干做些什么。

蒙哥马利的方法就是在告诉他们该做些什么,甚至事先都演练过。

问题就在于……

就连英军甚至是本应用于机动的装甲师都被这么“演练”进去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