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第四百八十章 第三遣华舰队

在黑夜里是十分明显的,就算是在万米高空上的b29机群主力也看得一清二楚,然后机群主力再以这个“x”为目标,将成千上万吨的燃烧弹倾泻下去。

据日本方面的记载,日本在美军这种方式的轰炸下,燃烧起的大火三天三夜都浇不熄,大火过后,日本人就从火场里拖出了数以万计的焦尸,这还不包括已经被烧得找不到尸体的。

这种轰炸方式看着的确是很给力。

但问题是……

中国部队要进攻的中国东北,那里居住的大多数是中国人,如果用这种方式轰炸,那么只能会将目标及其附近炸成一片焦土,这不仅会造成大量中国百姓的伤亡,同时也不利用中**队接下来在中国东北的防守。

所以这并不是张弛所希望的。

另一方面的准备,就是哈尔西调来了十艘潜艇协助中**队的进攻。

潜艇这玩意从表面来看似乎对战争的影响不大……战斗一开打那几乎就是飞机、军舰及炮火的猛堆,潜艇这种航速慢且相较驱逐舰、巡洋舰来说火力小得可怜的东西一直都不显眼。

但其实它的用处还真不小。

比如现在,张弛想初步了解下旅顺港日军的防卫,如果派侦察机或是驱逐舰去侦察显然是不行的,因为这会引起日军的警觉可能提前暴露战略目标。

但派一、两艘潜艇去就可以轻松的完成任务,甚至潜艇还可以乘日军不备偷偷的潜进旅顺港或派出潜水员做进一步的侦察。

另一方面,就是张弛有理由相信,由于中国东北的重要性,战斗一打响,日军就有可能从本土将兵力调往东北实施增援。而潜艇又是封锁海域的最佳选择……如果用驱逐舰封锁的话,那么大的一艘军舰或是舰队,在海上很容易被敌机侦察到,于是日军就可以根据侦察到的情况灵活的制定增援计划,等敌舰来了就暂停增援,等敌舰过了再算准时间迅速渡过海峡。

这样,对于要封锁海峡的中美联军来说,就是花大力气却无法达到封锁的目的。

但如果是丢几艘潜艇在海里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潜艇大多时间是潜伏在海里的,日军无从得知海峡里有多少潜艇,同时也无从得知它们的分布及位置,于是也就无法制定出什么灵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