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第三百八十九章 坑道战

得很安全,于是后续又接连派了六辆坦克上去,这其中有两辆是喷火坦克。

初期张弛不敢派太多的喷火坦克,原因是喷火坦克虽然好用,杀伤面也很广,但它的射程太近而且“弹药”不禁打……几大罐的燃料仅仅只够它喷个几分钟,然后就只能等后方运送燃料罐了。

所以,初期作为步兵掩护并为步兵提供火力的事,还是需要“谢尔曼”坦克。

原本张弛以为夺取老秃岭的战事还要打一天、两天,没想到前后只打了半天就结束了……日军要么就是撤退到后方的“五兄弟”山,要么就是躲进了坑道。

这是符合日军在佩莱利乌岛上的战略的,中川中佐这其实就是在贯彻佐藤贤了的命令,也就是不轻易的发起自杀式进攻,而是保存性命继续与敌人作战。

这其实就“保存实力”打“持久战”、“游击战”,所以一旦在正面战场失利,或者遇到敌人类似这种无法抵抗的进攻的时候,日军不会选择拼死防御。

虽然张弛在此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这一点,但在真实的战场上碰到了还是觉得有些意外……因为日军前后表现的反差实在太大了。

不过日军这么快退却也好,张弛当即就下了几道命令:

一:在“老秃岭”上组织防御。

张弛知道日军在玩什么把戏,他们白天面对中美联军强大的坦克攻势暂时退却,很有可能又会在晚上打回来……要知道此时的坦克是基本没有夜战能力的,相比起白天,日军在晚上更容易乘黑摸到坦克前把坦克炸毁。

另一方面,日军之所以会把一部份兵力留在坑道里而不撤走,就是打算在夜里从坑道摸出来对中美联军来个“里应外合”。

这一点与志愿军的战术十分相似,志愿军往往也是在白天放弃表面阵地进入坑道固守,到夜里再出来骚扰或者配合地面部队再夺回阵地……三八线一带就常常上演着这种白天阵地是敌人的,晚上阵地又被我们夺回来的战况。

显然,此时日军的这种战术还只是一种雏形还没有形成一个体系。

这主要是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日军坑道的坑道较少。

有句话叫“狡兔三窟”,这坑道也要有很多个出口才成,否则一旦让敌人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