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第二百八十八章 枪杀逃兵

,日军的这种做法又有它的道理。

战争有时就是要排除一些干扰因素,比如人性……对于日军方面来说,不管是死在自己人手下还是死在敌人手下,那都是死,都是部队的减员。如果少数人死在自己人手下的误伤,能够在战场上换取更多的人不死在敌人手下或是更大的战略、战术利益,那毫无疑问就是种胜利。

日军这种布署就是基于这点作出的,中谷川上的想法是:

如果不这么做,也就是日军距离“狼角”防线太远,那么很有可能在日军冲锋的过程中就被敌人及时组织起来的火力压制,要知道对手可是中国部队,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意味着日军要付出数倍的伤亡还不一定能成功的杀进“狼角”,整个计划很有可能功亏一篑。

但是,如果事先让日军潜伏进防线前沿……在战机轰炸防线时的确会给日军造成些误伤,但总会有部份日军幸存下来。这部份幸存下来的日军就可以作为急先锋,在敌防线被轰炸并乘对手没反应过来时甩出一排手榴弹接着就冲进敌人防线制造混成,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以中**队的素质也很难组织起有效的防御,然后日军后续部队就会源源不断的冲进“狼角”接着圆满的完成任务。

于是中谷川上这么一对比,当然就选择后者了,至于这计划是不是符合人性、是不是尊重生命……这从来都不是日军需要考虑的。

计划是很好,不过有句话叫“计划赶不上变化”。

在潜伏在前沿的日军还在傻兮兮的等着自己的战机炸毁敌人的坦克的时候,猛然对面就劈头盖脑的砸来一顿炮弹,还没等这些日军反应过来,就惊愕的看着前方不远的“收割机”已经发动并缓缓的朝自己开了过来。

这下这些潜伏在防线前沿的日军就傻眼了……要知道他们可是做冲锋准备的,因为要冲锋所以完全是轻装,就连携带的手榴弹也是重量更轻爆炸力更弱的进攻型手雷,这些手雷根本就不足以对付那些缓缓辗向自己的“收割机”。

(注:进攻型手雷是指可以在冲锋中投掷的手雷,因为有可能会误伤冲锋的友军,所以进攻型手雷杀伤力要弱于防御型手雷)

这时这些潜伏的日军就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是逃跑呢还是继续潜伏?

继续潜伏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