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第五十九章 飞行员(求月票)

但由于俯冲性能不佳。所以在日军飞行员吃力的咬着美军战机尾巴的时候,其后的美军战机已经射出了一排子弹。

随着一阵令人恐怖的“哒哒”声,日军飞行员就发现战机的机翼就像是被刀切下一样从机身上分离出去,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机身已经失去了平衡在空中打转,几秒钟后,战机就栽倒在海面上结束了飞行员的生命。

相反,美军战机则由于防护性能明显优于日军,再加上又是“主场作战”。即使有些战机被日军击伤也不至于马上就坠毁,它们可以坚持着往瓜岛方向飞,实在不行美军飞行员还可以选择跳伞……这里距离瓜岛不远,只要其它飞行员向瓜岛方向报告一下位置,很快就会有美军舰船或是潜艇来把这些飞行员给接走。

其实,这应该说是日军航空兵越打越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开始时日军零战之所以会那么厉害,对美军飞行员都打下了1:6的战损比,那跟飞行员的素质也不无关系。

还有人猜想。如果德国使用的战机是日本零式战机的话,那么二战的结局只怕要就此改写了。

但事实或许并不能这么轻易下结论。

原因是零战为了减轻灵活性及远航程等特点而完全忽视了对飞行员的保护。

这或许是日本人“武士道精神”之一。他们崇尚“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于是零式战机就只有对进攻有利的装备而基本没有防护装备,甚至就连飞行员的降落伞都没有。

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有一段时间给飞行员配过降落伞,但后来又将降落伞撤了。

原因一个是日本军方认为为飞行员配备降落伞会使飞行员抱着侥幸的心理而不会誓死与敌人作战。

另一个,则是日本飞行员跳伞的生还机率实在太低了,低到日本军方认为完全没必要为这么点生还率而牺牲战机宝贵的重量。用这些重量多装些汽油或是子弹也许还更有用。令人十分费解的是,日军飞行员又总喜欢配带基本不会有作用反而会带来各种麻烦同时也有相当重量的武士刀。

跳伞的生还率会这么低的原因……一是大多数的日本军人不战斗到最后一刻是不会跳伞的,这种精神可嘉,但往往也错过了最佳的跳伞时间。更重要的是,日军战机十分脆弱。一被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