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第一百零八章 矛盾

我明白了,这又是你们那个校长的命令吧!”

郑洞国一时无语。

史迪威说的没错,这的确是蒋校长的意思。

蒋校长与史迪威最根本的矛盾,就是前者希望能够保存实力,不管是中国国内的还是位于缅甸的中**队。蒋校长都不愿意将他们投入到大仗中去与日军消耗。

所以在知道中**队拿下曼德勒准备南下时,蒋校长认为这个计划对中国根本就没有好处,它既不能打通中缅公路给中国带来外援,又不能缓解国内与日军对峙的压力,反而还可能造成中国远征军大量的伤亡。简单的说,蒋校长认为远征军这个举动是做为美国佬缓解太平洋战场压力的工具,于是就坚持让郑洞国等人按照原定计划,也就是继续往东打配合国内的部队围歼驻守中缅公路及滇西的日军第56师团。

客观的说,蒋校长这种考虑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尤其是从国家利益方面来考虑。

但这个考虑未免有些短视,因为挥师南下击溃缅甸日军所带来的潜在好处却是继续东进比不上的……继续东进虽然能打通中缅公路,却有可能因为英帕尔的失守而继续被困,但如果南下攻下了仰光而日军第56师团又被围死在滇西。那不管英帕尔是否失守,中国与外界的联系实际上只是时间的问题了,这个“时间问题”,仅仅只是取决于被围死的日军56师团能守多久。而且这个“联系”还是实际意义上的“联系”,不像要假道印度一样还要继续受英国人的掣肘,此外还不说中**队有可能会在缅甸取得的巨大利益。

蒋校长想的当然不是这些。此时的他在重庆已经被打急了,脑袋里想的就只会是军队、装备、军队、装备……

其实郑洞国等人又未尝不知道这些,而且能够击溃缅甸的这些日军也是每一名远征军战士的梦想,他们就等着这一天洗刷第一次缅甸战役的耻辱,并为牺牲在缅甸战场上的战友复仇。

但是……他们又想到,中国远征军毕竟是中国的军队,总有一天还是要回国的,所以蒋校长的话又怎么能不听?!

沉默了一会儿,史迪威就说道:“我先申明一点,这里是缅甸不是中国。我是你们的总指挥而不是蒋校长,所以,我的一切决策都不需要经过你们那个校长,如果你们不服从我的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