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第十九章 理论

张弛走上讲台。说道:“弟兄们,这其实很简单嘛……这就是告诉你们子弹出膛后是怎么飞的,这子弹有重量,一边飞它还会一边往下沉……所以当它击中目标时,子弹往往会往下沉一点!”

“哦!早说嘛……”张弛这么一说战士们就明白了。

“美国佬那又是重力又是啥加速度的,整了半天原来就是这么个玩意!”

“还是连长说的好!”

……

美国教官一看有反应了,当下就把翻译给赶到了一边让张弛来解说。

于是张弛就用通俗的说法,比如那加速度、时间啥的全都丢掉,用的是快慢等词跟战士们说。甚至后来干脆让他们记住哪几个数字,相加相乘这么一弄,就能得到子弹大慨会偏多少了。

这虽然还是有点难度,但战士们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于是很快教室里掀起了一片学习的热潮,只看得美国教官不住的点头,连声赞着:“good!”

但这样一来却是把张弛给忙坏了……原因是这种情况在其它教室也同样存在,各个美国教官都对下面大字不识几个语言还不通的学生十分头疼。再加上翻译的英文又不好总是出错,他们一听说张弛这边能顺利解决问题,于是个个都来拉张弛帮忙。

要知道这教室可是以连为单位的。九千余人就意味着有八、九十间的教室,而且各个教室的教的知识还不一样,有的是炮兵,有的是坦克兵,只忙得张弛在兵营里团团转。

最后张弛一看这样也不是办法,于是就从学生里抽出一部份学习能力较强理解能力较好的,教会了他们后再让他们分散到各个班级去帮助美国教官教学。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这主要是因为后来加入的新兵大多数都是有文化的知识青年……这是史迪威对蒋介石提的要求,这主要是为了能够让部队更快更好的学习军事知识,所以兵源大多数都是初中以上的学生,这其中甚至还有大学生。

当然,这年头没有那么多初中生、高中生,而且知识青年也不一定愿意到缅甸来当兵打仗,所以后来实在补不上这个数就连上过小学的也上。

但不管怎么样,小学也总有学过乘法,所以教起来还是比大字都不识一个的兵容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