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第十二章 训练基地

军有来自美国方面源源不断的物资。而日军在曼德勒的物资这其中也包括战斗机的弹药和燃料都需要从日本本土运至仰光再用还没全面的开通的在雨季中泥泞不堪的公路和铁路运往曼德勒,这脆弱的运输线甚至还要时不时遭到美军战机的轰炸。

所以,日军根本就耗不起也打不起。随着远征军手里的防空装备越来越多,密支那的上空也就渐渐的安静了下来。这使得美军运输机更加快速的往密支那运送战略物资,有时甚至还降落在密支那机场卸货。

有句话说战争打的就是后勤就是物资,这话也的确有一定道理……就比如这会儿,因为中美联军的后勤运输及物资情况要比日军好得多,于是很顺利的就夺取了缅北的制空权。

另一方面的问题,就是要在孙布拉蚌建立一个训练基地并开通从密支那到孙布拉蚌及孙布拉蚌到印度的公路。

其实这也不能说是“开通”。因为从密支那本来就有公路到孙布拉蚌及印度的雷多,只是这些公路太窄不适合大量运送物资,这就需要大量的劳役将其拓宽。

在这一点上也许中国士兵能够承担,但史迪威却认为远征军总人数不过四万人,这些兵力防守密支那防线建立防空火力网都已经略显不足了,如果还要抽调人手去修公路、建基地,在不远的将来还要训练,那无疑会给密支那防线带来许多不可预测的危险。

既然不用中国士兵。那自然就只能用缅甸百姓了。

于是英军留下的物资又发挥了作用……能够让百姓干活的就只有食物。

在这时候就别管什么钱了,钱这玩意归根结底是要能够买到东西。而在缅北这到处都是崇山峻岭的山地,交通和商业都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再加上这时还是战争时期,就算是大把大把的美元在手里也跟擦腚的草纸差不了多少。

而密支那却有大批逃难过来的华侨及部份缅甸百姓却因为缺食少穿而挨饿受冻,于是就不用想了……让他们去修路建基地,工资用粮食结算。

这一来可是把那些华侨及缅甸百姓乐坏了。只需要付出劳动力就能填饱肚子何乐而不为。

这其中尤其是华侨,他们本来就很支持中**队打日本鬼子,这时又能支持自己的部队又能赚到粮食,当然就不会有什么意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