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第一百五十七章 权衡

军在缅甸方向的主要战略目标已经达成了……切断中缅公路并沿着中缅公路从背后插一刀,这在占领腊戍时已经完成。

所以日军缅甸方面军总司令河边正三的考虑是:目前最重要的是中国滇西方向及印度英帕尔方向。

中国滇西方向,那就是配合正面的日军两面夹击中国,以期能够快速的击败中**队将大量的军队从中国这个泥潭抽出脚来。

印度英帕尔方向……那就是日军的下一步战略目标了,事实上日军早就往印度派出了大量的日军便衣。

印度与缅甸的情况有些相似,这两者都是英国的殖民地,都被英国人压迫和奴役对英国人心存不满。而且都有宗教信仰,都存在独立意识及势力。这些是日军可以利用的地方。

很明显,日军还是想着像欺骗、利用缅甸人一样欺骗、利用印度人,接着就有可能像打下缅甸一样顺利的打下印度并进军遍地是石油的中东与德军会师。

当然,有一点日军没想到的是……印度人并不像缅甸人那样有那么强的民族意识。

印度人绝大多数信仰的是印度教,而印度教又是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发展起来的,其实质是统治阶级希望印度人甘于受奴役受统治,于是划分了各个种姓并宣扬一种“服从”的思想,这使印度人认为一切都是上天安排的。这辈子受苦来世就享受,不要去抗争,抗争了反而有可能打乱上天的安排使自己来世不能享福。

在这种思想的熏陶之下,印度同样也很服从英国人的统治。到后来甚至还以白人为尊以能为他们做事为荣。于是争取独立的反抗势力却得不到百姓的支持而不成气候。

同样的,日军在进攻印度时虽然也是做足了准备尽力煽动,但却并没有达到像缅甸那样一呼百应各地纷纷揭竿而起的效果……印度人的态度是你们打你们的,我过我的日子。至于是英国人还是日本人来统治印度,跟他们似乎都没多大的关系。

这也就是史上日军在44年也就是三年后发动的英帕尔战役惨败的原因之一……日军对英帕尔的围攻最后其实是在饥荒和疫病下崩溃的,如果印度人也像缅甸人一样那么“热血”的拥护独立。英印师就不会在英帕尔拼死抵抗,印度百姓也该为围攻英帕尔的日军送来粮食,印度国内也该趁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