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

第十五卷 最后总攻 第四十三章 战后重建

本家早就看清楚了且一直在这方面进行努力。

在这其中,科技实力显得至关重要。

当然,要将科技实力转变成真正的国家实力,还需要做很多的努力。

当时,帝国就正好面临着产业升级的机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但夺走了上亿条生命,摧毁了世界上的数个达国家,打破了原有的世界秩序,还诞生了一大批新技术。

比如,电子技术的进步就过了很多人的预料。

另外,在战争后期,重油裂解技术也基本上达到了实用水平。核能的开与利用技术也浮出了水面。虽然当时还没有几个人意识到航空时代与电子化时代即将到来,但是很多拥有长远目光的商人与资本家都已在此时意识到,随着大量在战争期间诞生的新技术转入到民用产业,成为工业展的新动力,下一轮生产力革命即将到来,随之而来的肯定是足以影响到全世界的产业革命!

帝国要想继续保持领先性,就必须在产业革命上走在全世界的前列。

而要进行产业革命,就必须同步淘汰掉相对落后的生产力,也就是将那些高能耗,高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让帝国的劳动者得到解放,从而能够为新产业提供足够的劳动力。

显然,帮助其他国家恢复工业基础,是将帝国的低端产业转移出去的基础条件。

这一点,在帝国战后的战略援助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在对日本的战略援助中,帝国以恢复日本的国民民生为由,将纺织业,食品加工业,乃至低端冶金业都转移到了日本去。

这样一来,日本的大批劳动力得到了用武之地,帝国也能够从日本进口到大量廉价商品,以满足帝国百姓的生活需要。同时,通过向日本出售制造设备,以及其他尖端技术,达到贸易平衡的目的。

当然,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是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在战后持续了二十多年。

当人类进入了航空时代与电子时代的时候,帝国的资本家再次证明了自己的长远目光。当时,帝国国内的主要产业就是高端制造业、航空业、汽车业、特种冶金业、电子制造业、制药业等等具有高附加制的产业,而纺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