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

第五百零五章:不世之功

忠贤火速表态。

一些坚定的魏党,如崔呈秀,此时幡然醒悟,于是再不敢继续犹豫,连忙拜倒道:“对,陛下与辽国公,立不世功,此等天大的功劳,远迈列祖,臣以为,若以此功绩而论,册封郡王,无可厚非!兵部这边,觉得没有什么问题。”

有人第一个带头,于是吏部尚书也上前道:“臣附议。”

孙承宗微微一想,就道:“臣附议。”

孙承宗的念头是很简单的,他隐隐感觉到,册封辽东郡王,可能有更深的谋算。

他深知犁庭扫穴之难,还有那些辽将的骄横,能将这两件事办成,莫说一个郡王,便是给一个亲王,也无可厚非。

祖宗之法,在这个时代,确实已经不适用了。

孙承宗一表态,群臣的态度,顿时就都软化了。

黄立极此时不禁苦笑,其实他心里还是瞻前顾后了,反而没想到名声比他好的多的孙承宗,反而不顾忌这些。

于是他再不敢迟疑,点点头:“臣附议。”

管他呢,反正这辽东,乃是苦寒之地。

鸟不拉屎的地方。

再加上经过了建奴人数十年的肆虐,那鬼地方看似广袤,可常年都是冰雪,说实话,若不是要拱卫京城的安全,朝廷不得不花了天下近半数的钱粮往那地方拼命的砸,怕是早就千里无人烟了。

黄立极便接着道:“辽东乃是苦寒之地,虽有千里,实则却多为不毛之地,张家世镇,未尝不可。”

他这话不是对天启皇帝说的。

而对其他抱有疑虑之人说的。

这么一提醒,大家反应了过来。

郡王其实不算厚重,虽是破了规矩,可没办法,张静一的功劳确实太大了。

而之所以大家顾虑的世镇辽东,细细想来,也就这么一回事。

对啊,那是不毛之地,之所以那地方还有人,是因为朝廷源源不断地将钱粮往那儿送。

可现在,建奴人都没了,朝廷怎么可能还加征辽饷,又怎么可能还会将无数的钱粮送过去?

没了这些,数十万大军必然要解散,或者入关,而失去了如此众多的军户,那些民户……还有商户,也就没有留在辽东的必要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