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血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变更

培贤等等文武大臣,让大秦渐渐强盛了起来。

而登基数载的成武皇帝陛下,在不择手段的连续消弱文臣势力之后,会做出怎样的一番举措出来呢?

对于他自身而言,又会有着怎样的影响,他想不出来,也只能拭目以待罢了,所幸,如今的局面看上去还不错。。。。。。。。。

不过和他预料的差不多的是,在太子出巡之前,皇帝陛下便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起了人事任免。

一切变革,总是从人事任免上开始,没有权力的保证,一切变革都是空中楼阁,只能臆想一下罢了。

首先,出人意料的,礼部尚书方谦,从众多朝臣中脱颖而出,调任吏部尚书。

这也许是皇帝陛下对文臣们的一种变相安抚,出身景兴旧臣的方谦任职吏部尚书,让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意味淡了许多。

但素来温和自守的礼部尚书方大人,对于将要到来的兴革之事的掣肘,却也降到了最低。。。。。。。。。。

原吏部左侍郎,不但是郑氏门下,而且还乃郑氏姻亲的邓科邓大人,此时已经战战兢兢,丝毫没有半点去争吏部尚书位置的野心和**了。

也如他所料,很快,便有旨意下来,邓大人随后黯然离京,去灵州偏远之地赴任去了。

这是此次朝堂政争中,第一位被贬斥于外方偏远之地的朝中重臣。

因为同门下平章事之位暂缺,中书的老大人们或惶惶无日,或在为离朝的两位老臣喊冤,圣旨下达,从未有一刻如现在般快捷,也未有一刻如现在般有着这样的份量。

随后,吏部右侍郎赵颚晋左侍郎位,吏部郎中李士芳,补右侍郎位,吏部员外郎郑逊,任吏部郎中。

更大的变动还在后面,工部侍郎李师雄,晋礼部尚书,这位当年曾在礼部当过很长一段时间小小库官的皇亲国戚,终于一跃成了主掌一部的朝中重臣,一步之间,踏入了中书重地,可谓是其中得利最丰的几个人之一了。

接下来,便是户部,刚在户部尚书位置上呆了没几天的户部尚书彭为年,在接旨之后,随太子殿下出京,将陪着晋国公巡游河洛,并顺便接任河洛布政使韩聪的职位,出任河洛最高行政长官。

河东布政使柳世源将回京述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