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血

第十一卷张弓北望射天狼第九百三十四章论赏

,管的地盘也差不了多少。

当年平蜀时,赵石也曾领过这样的职务,行的也是节度使事,但这一次,不同之处在于,那时是临危受命,地方官吏虽也在他的辖下,但他可顾不上什么地方政事,其实还是领兵将领。

但这一次,却属于论功行赏,如果他愿意,整个河已经都姓赵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新鲜地道的一个节度使就此出炉了,只是没人那么叫而已。

听着大同府知府左一个使君大人,右一个使君大人,被人叫惯了大帅,大将军的赵石觉得分外的新鲜,同时也觉得很别扭,心想,这是一下子成了人头子了不成,想想自己那一手自己都看不过眼的书法,顿时觉着,这个人头子自己可能名不副实的紧,还是不要太过狂妄才好。

而这位曾经任过太子少傅,后来被赶出东宫,到南边转了一圈的成武皇帝心腹之臣,还带来了成武皇帝李全寿的口谕。

却是开玩笑般的在解释,论功行赏之际,朝堂上又吵了很久,症结之处还在他这个大将军的身上。

有的说加其爵位便好,但有的人又说了,现在已经是一等侯,再加可就是公爷了,这才打下一个河东,之后以那位的本事,战功一定还会接踵而来,难道最后要封王不成?

有人则说,一等侯其实还可以加上开国两字的,但接着又有人反驳,区区两个字,能赏大将军今rì之功?

最终争论的焦点还是回到了大将军的职位上,三品大将军,在职衔上已经不可能再加了,国朝没有一品二品大将军的旧例,开国太祖皇帝,也曾经说过,之后三品武臣工,已是位极人臣,何需再有尊荣,前车之鉴不远,此为国朝祸乱之源矣。

由此,大秦武大臣,具以三品为终,不再有一二品武大臣的职位。

而赵石的冠军大将军号,已经是三品顶阶,无法再加,既然虚衔不成,便只有实打实的职位了。

这又是一番争吵,最终才定下了河东宣抚使的职位,有的大臣歪嘴,说大将军功高,可以荫其子孙家眷嘛,不用那么费事,这个提议却是得了许多人的支持,不过最终,皇帝陛下还是以激励前方将士为由,为赵石选了这个职位。

说到这儿,这位四十多岁的大同府知府大人,还神神秘秘的压低声音道了一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