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血

繁华尽处是吾乡六百八十九章新鲜(三)

监匠作科竟然成了国武监中,数一数二的科目,选这里为晋身之阶的人,是一年比一年多了

国武监培养出来的工匠,没在军中大显身手,却先在工部展露了头角,说起来有些可笑,实际上,这才是正常的学校体制带来的好处,而经过这几年下来,赵石也加的确信”国武监出来的军官将校,在将来很长一段日子里,必然会渐渐取代那些所谓的将门,成为大秦军中真正的中流砥柱

因为他们各个可以读识字,各个朝气蓬勃,各个头脑灵活,不拘成规,而且各个都有一技之长,也许其中很多人将来会泯然于众,但其中也必然会有那么一个两个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这不会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而这就是他花费了数载时光,苦心孤诣打造出来的国武监,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学院,一年一年过去,源源不断的人才补充,也许其中没有什么天才似的人物,但后世学校的最大优势还是明确无疑的体现了出来

“回转郑大人”谢字不敢当,两厢便利之事,何必相谢?这些年若无工部诸位大人鼎力相助,那里有现在的国武监?要说谢,也应是赵某多谢工部诸位大人才是”赵石正色道,所谓花花轿子人抬人,这个道理赵石早已经明白了的

韩春江自然是连连谦逊,又多说了两句”才喜滋滋的走了但大厅之内还有旁人在等着回事,等赵石回转来坐定,来自户部的员外郎大人已经一刻不等的拱手道:“大人,今岁十万两银子已经运到,只等大人派人查验入库”还有,剩余十万两,却需等到秋末,才能拨下,不过诸位大人商议了一下,关于大人上请明年增至三十万两的提议”诸位大人觉着不妥大人也知道,国库这几年一直所余不多,每年拨付国武监二十万两白银,已是勉强维持,若再多恐怕所以诸位大人让下官代禀大人”能不能改为二十五万两,大人您”,这位户部奉命而来的员外郎大人说话有如牙疼,表情很是痛苦,不过说的到也不算夸张,这几年同库情形确实有所好转,但离丰盈还差着老远,几年下来,库银盈余也不过百万两上下,还要备着有别的用处

尤其是国武监这里,年年要钱,而且已经渐渐增至每年二十万两白银,其中自然包括猛虎武胜军建军的各种花费,但相比较其他各处的用项,还是让户部上下难以理解,为何一个国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