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血

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战图第五百四十章宫城

驳回后,他顺便也就准了,若在平时,这是好事,两位四朝老臣,一政一军,说是国朝栋梁,朝廷支柱,其实在帝王眼中,这二人威望过隆,诸事掣肘,加之他锐意进取,是要做出一番千秋功业来的,这两人年纪老迈,无论才能如何,但事事进言,多有不符他心意之处,两人若去,也便于他掌握朝纲。

但在这个时候,枢密使的人选就不能提拔符合他心意之人了,而是由枢密副使汪道存接任,而如今兵部乃重中之重,兵部尚书李承乾不能离开兵部,枢密副使之职至今仍悬而未决,有人竟然提议让魏王李玄道接任,也不知安的是个什么心思。

而后竟礼部竟还有人提议立储,这里面的意味可就多了,若是有人指使,是什么人?这不是夹国事以胁君主吗?帝王的尊严被触犯,盛怒之下,提议之人立即被往大理寺堪问,不过这么一来,却真将他逼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好似有无数双眼睛正在暗处盯着,只等一个机会,便会群起难,想起宣武旧事,真真让人不寒而栗。

他也是决断之人,当即不顾众议,定下金州领兵人选,赵石以入蜀钦差就地转任,督蜀中战事,领四洲事,更加了羽林郎将,兵部郎中等虚衔。

说是孤注一掷也好,说是让朝臣们明白,谁才是当今陛下也罢,反正到了如此地步,不如让心腹之人领兵,也好能听到战事实情,促使他下定决心的自然也有赵石密上之平蜀七策,这个自不必重提。

接下来就是夙夜忧心南边战事,金州那里的战报也往来频繁,但最终能如何,实在让人焦虑。

让人烦心的还不止这些,曲士昭作为钦差副使却被赵石派人押回京师,这桩公案闹的不小,当时听了,他也是震怒不已,但总的来说,算不得什么大事,曲士昭不过一个六品小吏,能得一个钦差副使,也不过是为了安静后宫而已,交由大理寺问责便是,最后估计也是不了了之,毕竟那家将行刺未果不说,曲士昭又是曲妃族人,皇亲国戚,这个情面是要讲的。

但另外一件事就让人头疼了,雄武军都指挥使李敢当之子李成义随钦差入蜀,犯了军规,也被递解进京,其实比曲士昭的事情大不了多少。

但惹的人却是一点也不小,是羽林左卫的女营,这可是香侯府的人,就像一个马蜂窝,平**不搭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