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血

第四百零一章奖惩(六)

连自己的表弟都不放过,想扣上几顶大帽子上去,可想而知对待他人会如何了。

这时李博文却是缓缓开了口,“鸿儒到是以为陈兄说地不错,这官场之上,不论官职大小,都有相通之处,便像是巩义县那位县令大人,是不畏权贵?刚直不阿?在鸿儒看来,不过是权势二字作祟罢了。

这么说来,兵部为难于左卫也便不难解释,大人屡立战功,更有擎王保驾之大功在前,让某些人忌惮也就不足为奇。听闻那位尚书大人可不算心胸宽广之辈,又常以国之干臣自诩,他在兵部失意日久,一朝得志,却又与大人同领拥立之功。若大人是大秦老臣也就罢了,却还年纪轻轻,前程无量。

这样一个人,能不轻视于大人?嫉妒于大人?

李严蓄此人又自不同,老于官场,善于左右逢源之道,虽然不可信任,但却不会如李承乾般嫉贤妒能,不能容物,效那小人得志之状。且此时正是其失意之时,大人稍微示好,定能得其助力。/\于大人是有莫大好处的,不过皇上那里……

“说到这个,惜身却要为大人引见一人,说起来,这人大人也见过地,翰林待诏,渠远伯李士芳,大人可还记得?”

赵石哪里会不认识这人?说起这人。赵石头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位翰林待诏大人到军前传旨,却差点遭了一群贼和尚的毒手。弄得个狼狈之极,在杜山虎他们这些人中间,传为笑谈。

两人到也深谈过两句,不过也只相处了几日功夫罢了。

微微点了点头,在与人交往上,赵石还显有些迟钝,眼光中露出些疑惑。

陈常寿看在眼里,笑着继续道:“李士芳乃皇上近臣,虽说大秦历代先帝都不好声色诗乐,唯才是举。所以朝中大臣也少有将文章写的花团锦簇之人。但翰林待诏却是例外,非有好文采不能任之的。如今这位李大人更是其中翘楚,皇上龙潜之时便交往甚密的。虽说君臣有别,但真要说起来,大人与李承乾有君臣之份,但皇上与李士芳则是亦师亦友……

这么说,大人可明白此人在皇上心中的分量?”

话说到这个份上,若是赵石再不明白可就有些说不过去了,眼光闪了闪,却摇头道:“李士芳又怎么会在此事上帮我?”

陈常寿和李博文都笑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