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国色

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阳之战

随军的河北士人仍是在高声谈论,仿佛不是打战,而是来郊游一般。

李神通的唐军宣兵耀武目的是达到了,目睹这支精锐唐军,令随军几十名河北士人对唐军战力,实是高看了许多。

李神通听了一旁河北士人的夸赞之词,脸上春风满面,但心底却是如朔九寒冬。若是早知道王薄是这等人,他李神通说什么,也不会孤军深入率两万山东唐军主力,来此攻打黎阳仓。

“没想到我李神通眼下陷入了骑虎难下之境。早知当初不夸下海口就好了。”李神通心底如此说道,他一贯乃是很要面子的人,若是大军临于黎阳城下,不交一矢,就从黎阳城下退兵,那么众将以及那些河北门阀士人,会如何看自己。

李神通想到这里,看向身后唐军士卒,心底盘算,自己有两万人马,而黎阳城中只有一万赵军,何必退兵,牵制于此也是好的。

于是李神通寻思扎营之地。

李神通打开地图,地图上黎阳背大伾山面北而筑。

西门直通卫河古渡,然后再西通淇水,西北顿丘,西南通雍榆、淇口。

黎阳城北面,为牵口城,此地为北魏尚书仆射高隆之营造邺都时,在此设建炉炼铁,又名牵口冶,再往北就是洺州。而出东面,即是金堤,以及黎阳渡。

李神通左思右想一阵,决定在黎阳西北十五里之处驻营,在此呼应在洺州的刘黑闼主力军团,同时监视黎阳仓。万一不济也可以退回河内。

李神通下了决定后,唐军即立即沿着顿丘。淇水一代驻下大营。

为了防备李重九的幽燕铁骑,不仅是李神通。唐军上下也是将沿河驻营,作为扎营首要大事,一直贯彻落实下来。

此刻黎阳城南的大伾山山巅之上,李重九披着大氅,于山顶远眺。当初瓦岗据黎阳时,李密在大伾山上巅筑中军亭,监视黄河水道。

李重九与薛万述,薛万彻三人一并远眺滚滚黄河。

薛万彻言道:“当年汉光武帝以幽、并二州的兵力攻取天下,首先于黎阳立营以障河北。后曹操、袁绍交兵。都以黎阳为制胜之地。眼下永济渠会通,黎阳南傍大河,东依运河,北联邺,相,西会河内,以微臣之见,将来若涿鹿中原,幽京实在有所鞭长莫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