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想世界

149、淘金记

接下来牛群就会陷入饥荒甚至大面积死亡,各种瘟疫和疾病也可能流行,最后导致种群急剧衰退甚至灭绝。

狮子的存在不仅能够控制牛群的数量、保护天然草场,还能剔除牛群中的老弱病残,保留更健康优秀的基因繁衍传承。

有意思的是,牛群的规模同时也能控制狮子的数量,因为它们就是狮子的食物。假如没有野牛之类的种群,狮子也会灭绝,从而一直保持着微妙的动态平衡,这是自然丛林法则。

所谓的狩猎活动,无非是人类充当了狮子的角色、行驶了狮子的自然功能而已,只要不超过自然规则的限度即可,当然谈不上什么贵族传统。

至于培养勇气和品质,在冷兵器时代可能还有点意义,至于现在嘛……就有些扯淡了。

当然了,自然丛林法则并不适用于人类文明社会,尽管两者在很多方面都有非常相似之处,但这些相似未必同时具备正当性和必要性,人类社会自有其文明伦理。

假如有人坚称,人类社会内部仍然遵循自然丛林法则,这是偷换概念。人类是同一物种,不可能既是狮子又是野牛,自己以自己为食,逻辑上是无法自圆其说的。

自然法则其实朴素而简单,对于狮子而言,就是奔劳者得其生,对于野牛而言,亦是奔劳者得其生。且仅此而已,它们都没有更高层次的需求。

一头狮子并不比另一头狮子更高贵,也不比一头野牛高贵,自然法则中没有这种概念。

也有人说所谓的道德伦理,以及它所构建的社会意识,只是一套虚伪的衣冠,脱去衣冠的人类仍是祼猿。

其实很多人不明白,恰恰这一层衣冠才是无价之宝,有了它才有了后来的一切,文明始于反思,从而有了思想启蒙,真正重要的问题是我们需要怎样的衣冠?

生命以及智慧现象,是对自然界增熵原理的一种反动。文明社会的出现与发展,也是对自然丛林法则的一种反动,否则个体的存在以及个体之间的关系,其意义就无从谈起。

有人说“修行”是逆天而行,其实“人间”的演进,何尝不也是一种逆天而行呢,在这个荒凉死寂的宇宙中……

这些都是三位老人家在不同时间、以不同方式告诉小华的,他们之间的观点或角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