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想世界

551、潜规则

但也不必太过担忧。杨特红还在蒙恩花园,平日可指点高见瓴。

对风津村的一万八千名族人的安排,华真行还有更细致的计划,比如从明年九月开始,每年送一千名年轻人去欢想特邦上大学,暂定持续四年。

对,就是送他们去上大学!因为他发现风津村的基础教育搞得还不错,差不多人均中学水平,假如组织个预科补习班,不少年轻人应该能跟得上大学教程。

他这么计划的另一个原因说来也惭愧,由牛以平负责的几里国大学组建计划已有成果,校舍和师资力量都有办法解决,可是想支撑起现代综合大学,还必须要有足够规模的生源!

华真行组建新联盟至今,满打满算也不过六年,在几里国全面推行以东国语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时间也只有三年多。

只有夏尔市、班达市基础教育工作推进的时间可能更早一些,但也早不到哪里去。到如今,原住民中合格的小学生还正在培养呢,合格的中学毕业生规模实在不够。

华真行再大的本事,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几里国制定了先期建设三所大学、七所技术学院的计划,牛以平基本搞定了,最令人挠头的居然是组织生源。

华真行肯花钱,也肯投入各方面的资源,牛以平办事就方便,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与东国方面的联合办学,合作者也不再局限于淝水工业大学。

东国有不少院校都愿意开设海外分校,只要师资待遇给足、各方面条件得到保障,这种项目并不算太难谈。

但若就读学生的水平达不到要求,跟不上大学课程,最终啥也学不会,那还不如不要浪费资源。

职业技术学院的生源还好说,李敬直搞的那一批生产建设兵团,其实也可以视为一个大型预科培训学校。从那里退伍后,就可以选拔一批人送到职业技术学院。

但是大学的生源只有三个来源。一是原住民水平合格者,除了送到东国去留学,另一部分则可安排在国内上大学。

第二部分就是农垦区以及欢想特邦的援建人员子弟,欢想实业有政策,欢迎他们把孩子和家属也一起接过来。

这批建设者子弟的年龄不一,目前中小学教育体系已很完善,中学毕业后也可以就在几里国读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