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

第三零八章 曲线而求

倦的。孔子本身就是以教授弟子,共享知识而著称,其后又有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之后还有董仲舒提出的中性论,但是不管是什么体系,都强调了需要“王教”……

远的不说,就说近的。

刘虞,刘伯安,幽州牧。刘虞最早在幽州担任幽州刺史的期间,在鲜卑、乌桓、夫余、貊等外族间有崇高威望,结果朝廷担心刘虞尾大不掉,就撤了刘虞,后来乌恒叛乱,又不得不重新派刘虞过去平叛。

刘虞之所以能有这么高的威望,这个和他一直在幽州推行的温和的教化政策相关,但是这样的温和教化只能维持一代……

历史上刘虞死后,乌恒人一直在为刘虞报仇,先是本部和公孙瓒抗争,然后是联合了袁绍,一同坑死了公孙瓒。

当然,其中也有公孙瓒采取的是“胡人不臣服的都要死”的策略有关……

随后,乌恒人就渐渐的忘却了曾经有这么一个善良友善的汉人,照样变成了强盗团伙,最后被曹操抓住了一顿暴打,终于是老实了,乖乖的远远的逃到了辽东朝鲜半岛去了。

所以温和的教化是不可行的。

斐潜也没想搞什么感化啊,怀柔啊,在他的观念里面,其实在后世某个岛国在华夏实施的那一套教化模式很适合搬过来用用……

那一套模式可是经过历史证明了的,直到后世斐潜穿越的时候还有不少弯弯人,还称自己是自操人。

斩断其母系文化的根源,用武力作为保障,让汉文化从最简单的认字开始,培养起符合汉文化的仪式感,在严格的仪式规范当中,以各种利益作为后续推力,直至让这些胡人发自内心的认同汉文化。

这个其实也是后来大唐采用过的模式,否则当时大唐的版图也不会空前的扩大,安禄山等就是被同化的胡人,只不过是后来大唐自己玩崩了,才被别人起了一些心思……

斐潜将自己准备在并州推行的这一套文化侵略的方案和策略说了,然后伏地而拜,说道:“师傅欲全忠义之道,学生不能擅阻。然教化之策,事关大汉边疆安危,功在千秋,学生虽有心,力却未逮,故肯请与师傅相约一事……”

蔡邕衡量再三,对于斐潜方才所说的那一套全新的教化模式很是心动,如果真的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