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身人

第八十三章神一般的男人!(2)

再爆出最强攻击,那么陈龙性命堪忧!

两大鬼王联手的话,陈龙杀不死他们,他们也奈何不了他,如今,赵氏的一句话,这是逼着陈龙杀死公孙黎,等着捡便宜。

“赵恺,你不得好死!”公孙黎也在刹那间便想明白了其中因由,破口大骂,“老子即使是死也不会让你如愿的!”

赵恺,乃是赵王爷的本名。但这个名字,陈龙和史风却面色一变,敬重、佩服、愕然、不敢置信等等神情在两人的面上闪现了出来。

“你是赵恺?怎么可能!”陈龙长吐出一口浊气,语气中尽是惊讶。

倒不是这赵恺如何了得,而是史载中赵恺的个性和现在站在他面前如今的鬼王只言片语中流露出来的性情,实在相差了太多!

赵恺(1146—1180),宋孝宗第二子,生母为郭皇后。初封庆王,进封魏王于婺州义乌。

赵恺自幼聪颖,为人宽宏厚道。虽出身富贵,但性不骄矜。不论父子、兄弟、王公贵人以及宦官宫女均一视同仁,以礼相持。孝宗登基后不久,便被封为雄武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庆王。乾道三年(1167年),庄文太子病故,赵恺依次当立为太子,但宋孝宗觉得赵恺为人过于厚道,越次立三子赵惇为太子。乾道七年(1171)二月,加封赵恺为雄武、保宁军节度使,进封魏王,兼判宁国府。

对于如此巨大的宫廷变故,赵恺并不怨天忧人,而是在其位谋其政,精心吏治,心系黎民。当他初到宁国府时,宁国府的长史要与司马一起分治宁国府,让赵恺坐享其成。对此赵恺断然拒绝。宋代的官制在我国古代素以官吏繁冗,百弊丛生而著称。赵恺作为一个受冷遇的王室成员,能有如此清醒的头脑并能身体力行,改革弊政,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赵恺生活的年代正是宋金议和后,南北暂时稳定的时期。但由于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金兵南下掠夺,严重破坏了南方的农业。绍兴三年(1133),宣州、太平州一带的圩田坍废,田园荒芜,佃户外流。赵恺到任后,非常重视圩田的修复。至孝宗乾道九年(1173),宣州修复了化成、惠民二圩旧堤,长40余里,新增筑9里有余。这些圩岸高阔壮实,靠水一边植榆柳,足捍风涛,大获其利。由于修圩田政绩突出,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