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家的赘婿首辅

第122章 建设昭州22出货

和和美美的一家妻离散。

顾兆:……

后来这事只能暂且作罢。等多走几个村,懒汉家的情况有发生,虽不及这家的极致,一家人磕磕绊绊挣扎着生活。穷有两种,一种是如今大部分百姓,头脑不聪颖,普普通通没么别的处,祖上没有财富,就是芸芸众生地刨食的一员。

受天灾影响,受家人病情,总之是客观原因占多。

这些百姓,一有机会能挣个钱了,多是勤快乐意肯干的。这种穷能救。

还有一种穷便是懒汉家种,机会摆在跟前了,自己懒,不愿意嫌辛苦出力,就等着吸旁人的血,做个拖累累赘。这种穷救不好。

等八月下时,天气热,暴雨少了,没么灾害发生。顾兆原本是要盖两所官学,如今在昭州城的位置又圈了一片空闲的荒处,打算再盖个妇孺救济院。

‘珍妮纺织机’苏出来了。

苏机的木匠姓杨,这纺织机便称昭州杨机。暂时这么叫着。

顾兆之前跑了一个多月的昭州城外上百村,是察民情提前做防护了,是摸底,昭州城外的百姓生活状态和消费水平和五个府县下的村镇百姓其实是一样的。

按道理来说,离着州城近的百姓生活都略微好一些。这没有。

昭州城外的百姓优势是地势还算平坦,没有多的高山,种粮食出粮食比底下五个府县出粮食都多,像是吉汀,加起来适合种田的土地,还不如昭州城外的上百个村出粮食多。

教你如何设置阅读页面,快来看看吧!

气候、土地都是因素。

顾兆之前想,等苏出来纺织机,可以开纺织厂,现在计划没变,但是能方针略略调整一些。整个昭州的棉花产量不高,不太高,环境因素不适合大量种棉花。

种出的棉花供整个昭州城百姓都够呛,不适合扩这个了。要是哪一年雨水多了,棉花糟了,整个棉麻纺织厂不得停工,工人喝西北风吗?

百姓们适合种粮食的土地经不多了,不能占这个。

顾兆便想到播林、安南靠山,本身就种桑树,两府县可以养蚕,抽蚕丝,而昭州城外的百姓可以取麻丝,种各式各样的荨麻,这是灌木类,缓坡小山头不适合种田的荒地都能种,大片大片的还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