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人生

1054. 人才培养体系和规章制度

许这样的工作态度出现在自己的企业里。

其实以前那种差不多就行的态度,也不能怪工人。毕竟很多企业,出了一汽和上汽,根本就不把工人当人,都是当极力压榨的劳动力,当他们是血汗工厂里的奴隶来用,工人们当然有情绪。

每天经常要无偿加班,工资就那么三两千,老板们却每天吃香喝辣,出入豪车,身边更有美女,一年赚几十个亿,可是给工人的待遇却极其苛刻。

这样长久的下来,有几个工人能给你安心的干活。

这也是我们国家,长久以来,为什么不能实现量产高等级的产业工人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孔老二那一套学而优则仕的儒家理论,和国内不能给技术工人提供足够的上升空间。

这就导致未来我们的高端技术工人越来越少,到最后甚至高薪都请不来一个高等级的技术工人的尴尬。

没有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支撑,你还谈什么技术升级,什么技术改造,去做你的中国梦去吧。

而在这一点上,德国和日本无疑是世界上做的最好的国家,在德国一个技术纯熟的工人,甚至要比那些大学生还宝贵。

在日本更甚,在丰田本田,老一辈的手艺人,那在公司里都是了不得的宝贝,是要言传身教带徒弟的大拿。

可是在国内呢,一个空降下来的领导子弟,就可以压住你一个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蓝领。

长此以往,还谈什么工业强国。

所以李逸帆接手工厂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在自己的工厂里,建立一套完成的技术工人的培养体系。

给工人划分出薪水等级,你想要赚更多的钱,那你就得好好的学技术,每年参加公司的技能考试,然后往上爬。

最后等你拿到等级证书,你的级别甚至可以和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平起平坐。

只有这样的制度,才能让工人们迸发出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他请来那些老外,就是要引进这么一套制度,而这制度,就连王忠发他们以前都不曾想到过。

毕竟这产业工人,技术工人的话题是十年后的国内热门话题。

等到十年之后,当靠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厂,和房地产已经不能在带动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