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

第九十三章:高斗枢

没有任何一个郧阳明军将领,敢违背高斗枢的命令,其威望如何,可见一斑。

但高斗枢的牛脾气是一点没改,人虽然坐在抚台衙门了,每天穿着的,却依旧是三品按察使官服。

对这种情况,郧阳的明朝文武也是无可奈何,只好随他去了。

用高斗枢的话来说,一天不收到圣旨,一天他就还只是朝廷的湖广按察使,而不是郧阳巡抚。

然而高斗枢不知道,他早就不只是一个小小的湖广按察使了。

不仅仅是崇祯十七年初,朝议设他为川北总督,就连弘光朝廷,也在建立后的第一时间,派人给他发了一道圣旨。

弘光朝廷至今仍是联虏平寇的定策,基本上是由史可法力荐为之。

史可法自请督师淮扬,举荐袁继咸出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驻节九江。

二人分别节制高杰、左良玉部,配合清军夹攻襄阳。

但史可法和袁继咸,实际上都没能真正做到节制高杰和左良玉的部下。

高杰由于妻子刑氏尊敬史可法,而他又爱护妻子,所以对史可法言听计从。

高杰在扬州时,屡与史可法的见解存在分歧。

史可法的想法是借虏势先灭寇,同时与清军谈判议和。

高杰则认为顺军被清军一路追逐,不是心腹之患,清军入关,狼子野心尽显,为的是夺取大明天下。

高杰的想法是趁山东虚弱挥师北伐,收复被清军占领的故土,史可法则一门心思要先打襄阳。

两人争执期间,发生了睢州事变,许定国诱杀高杰,率部前往怀庆投清。

史可法让高杰之子高元爵拜太监高起潜为父的骚操作,成功激怒了高杰旧部。

高部旧将,如今在扬州四处劫掠,史可法根本无法管制。

也就是在史可法和袁继咸分别前往扬州、九江时,弘光朝廷另发圣旨,以高斗枢取代何腾蛟,作为湖广巡抚,继续镇守郧阳。

这就是弘光朝廷对付荆襄大顺军的第三路了,分三路夹攻襄阳,想法是挺美妙的。

但问题是,如今无论史可法还是袁继咸,都不能真正对扬州的高杰旧部,以及在武昌的左良玉部,起到丝毫的节制作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