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

第十四章:对视

回想起这一战惊心动魄的走向,李自成也是缓缓松了口气。

所幸多铎的战意并不高,一见前阵被破便立即撤回大营,不然地上的尸体还要更多。

李自成拒绝了刘宗敏的追击提议,下令尽快打扫战场,将受伤士卒先行撤回关内进行医治和休养。

随后,他跳下小坡,翻身上马驰回潼关。

历次大战,大顺军的伤亡有很大一部分都不是直接死于阵中。

战场上伤员众多,又有轻重缓急之分,大顺军发展的太快,襄阳建政以后虽然创立了野战五营和城防军的军制,却并没有组建单独成建制的组建军医团队。

相比同大明分庭抗礼数十年的建奴,大顺军的根基还跟薄弱,医疗条件也远远不如,以至于总是不能及时救治全部伤员。

虽然大顺军中并没有成建制的军医队伍,但也有许多入军前的郎中或药局学徒。

现在这些人都被集中起来,由老本兵保护着在战场各处奔走,前去救治伤员。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这些弱势都会一一得到补正,但这些都需要时间。

建奴两路来袭,一路从山海关追杀千里,大顺军被迫主力四散,根本没有时间去慢慢发展。

潼关城头,大顺的旗帜依旧在风中飘扬,但却没有了往日的安详和宁静,取而代之的是满目疮痍。

城外的尸体堆积到一起,被留下来的大顺士卒引燃,渐渐燃起冲天大火,黑烟滚滚。

太阳在云层中慢慢下落,金色的余晖洒在大地上,还留在战场里的旌旗和刀枪依旧泛着点点血光。

山野茫茫,关城两侧的峰巅凝集起了一片如血的晚霞。

鲜血渗透了大顺士卒身上穿着的箭衣,颜色渐渐变得模糊。

放眼望去,大顺军的兵卒们退入关内或坐或立,三两成群的聚在一起,都已是伤痕累累。

但相比之前,多了些许生气,不再显得死气沉沉。

这一场胜利或许要称之为惨胜,但确实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这彻底驱散了大顺兵卒们心中对于建奴的畏惧。

潼关总兵府。

昔日驻守在潼关的明朝总兵府邸,现在已经被改造成了李自成和大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