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谜踪

卷二 叶赫古墟 第二十四章 知青下乡

谅来柳阿姨名字叫柳青莲,她的父母都是军人,打讨大眨”洲的几十次战役,功勋显绩,建国之后。复员回到地方,也就回到了大连。政府给安置的工作自然都不错,加上他们都是老党员,所以在工厂里干的也是有声有色。

在那今年代,军属子女都很吃香,处处都有优待,所以自小到大。也没受过什么苦。生活环境也很优越。

老太太告诉我们,她在念高中马上快要毕业时,正好赶上了“文化大革命”所以也没有考大学。直接从学校的课堂出来就走上了街道。投身到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洪流之中,加入了学校成立的“红旗战斗小组”成为了红卫兵队伍中的一员,天天为了摧毁所谓的“资产阶级司令部”游街奔走。

在那个。年代,人就跟疯了一样,她跟着一帮人揪这个,斗那个的,什么今天揪出来一撮“地、富、反、坏、右”;明天又揪出来一撮“站队站错了,不如牲口”的人;后天又有一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那时的运动,可以说是网大眼进来容易,出去难,认准了谁有问题,这一网没网住你,你别急,等着,还有下一网……

没有两年,就乱了套了。政府机构也瘫痪了,工厂停工了,学校停课了,领导成了敌人,派别之间的分歧展成了武斗,甚至都用上了真枪实弹,县里的武装部都被红卫兵给占领了,事情的展与最初的初衷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后来,她爸妈看出苗头不对,坚决不让她再跟着红卫兵四处串联了。

真没想到这老太太竟然是高中文凭。那今年代的高中学历可不简单。那可是货真价实,不像现在的高中。基本上想念就能上,怪不得这老太太说起话来有板有眼,条理清晰。

这段历史我也曾听一些老人说起过,只是毕竟没有生活在那今年代。听大人讲那些事,总觉的有些遥远。后来,我倒是在我二舅家里看到过当时的一些照片,是我二舅跟着红卫兵搞串联,去北京看望长时拍的。照片上,满满的一火车厢的红卫兵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身背军椅,带着袖标,座位底下。桌子上。甚至连行李架上都是人,比现在的春运要可怕多了。

老太太说到这里的时候,很无奈的苦笑了一阵,然后告诉我们,后来到了尖革后期。中央决定给红卫兵运动刹刹车,就下达了“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