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海无名

第二百一十六章 深夜会面

这老仁义蒸饺店址在西傅家甸区西顺街105号,早年是买了四间倒闭的娼妓馆房,每间5米打通间壁共计20米,开业回民饺子馆。

为何盛名不衰,风味不变?

其关键就在于严格的选料,和高超的制作技术。

此买点并非冰城本地人的杨顺都略有耳闻,途中活跃气氛说道:“听说购肉一定要选四至六岁口的小乳牛肉,且挑选部位极其讲究,只要肋条上脑、腰窝、尾根、前去一刀的脖头。

哈拉巴、紫盖、腱子以及牛油不要。”

池砚舟回应道:“确实有如此说法。”

“更加神乎其神的是,老板有独到的选肉特长,一搭眼就能看出哪块是乳牛肉,哪块是老牛肉,哪块是公牛肉,哪块是母牛肉。

且还能够根据气味辨别出是吃草的牛肉,还是吃饲料的牛肉,根据牛肉丝纹粗细,分辨出菜牛和役牛。”金恩照早也听过有关此类传言。

杨顺闻言皱眉道:“只怕是宣传噱头。”

看一眼肉便可知前世今生?

他屯子内杀了多年猪的大爷,都不敢说这种话。

闲谈间来至店铺果然座无虚席,清真馆子回族人士较多,杨顺很有眼色上前交涉。

做生意之人都为和气生财。

得知警员身份当即引其入内,安排一处隔断雅间,口中言谈乃是为贵客预留。

此跑堂做事滴水不漏,迎来送往可谓是热情周到。

贵客?

小小警员罢了,难当贵客二字。

可如今冰城之内,警员确实身份地位有所不同。

警察厅内很难有切身感受,毕竟都是警员还有日本人等,你只有听命行事的份。

但在类似饭店之中则有不同。

“先来半屉蒸饺,再来一份抄牛肚。”池砚舟点菜。

此店铺蒸饺蒸制时不可两层,仅能一层一屉。

且一屉之内摆放一百个蒸饺,不可多不可少。

半屉则是五十个,先吃再说。

“几位长官先喝茶看报稍等片刻,本店蒸饺都是现做,大概需要十几分钟。”

“规矩知道。”

“小的多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