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吧,少年

第一百一十二章 王道、霸道

“五爷与邓爷说了‘三大纪律、四项注意’一切行动听指挥、不许动百姓一针一线、一切收缴归公分配;不打人骂人、不调戏妇女、不祸害庄稼、不虐待俘虏,用以约束军队。说是小宝制定出来的……小宝可是受‘约法三章’启发?”

霍宝很想摇头,不是受“约法三章”影响,是直接拾伟人牙慧。

不过谁让他是老实孩子。

该背锅的时候还得背锅。

他便乖乖点头:“东施效颦罢了,当初听闻陵水白衫军恶行,心中畏惧,怕不能约束兵卒,欺凌百姓,流毒地方。”

“高祖进咸阳,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小宝也能想到‘三大纪律、四项注意’,明日五爷设宴,见滁州父老,小宝怎么看?”

霍宝沉思。

老爹明显想要割韭菜。

林师爷跟自己提这些作甚?

他反对此事?

林师爷到底是读书人,士绅阶层的一员,多半看不惯此事。

可打仗就要花钱,粮草也不能全靠金陵供给。

“三大纪律”是约束兵卒的,不是用来束手束脚的。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般冷酷无情!”

霍宝用一句上辈子的名人名言做了回复。

林师爷神色一怔。

《礼记》注疏篇中有云:“同官为僚,同志为友。”

《国语》上《晋语四》中记:“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少年神情再温煦,语气再婉转,也只有一个意思。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小宝自己定的三大纪律,想要反复不成?还是在小宝眼中,这百姓要限定人选,赤贫者为百姓,有产者不是百姓……”

“林先生,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是美德,可也要和时宜。如今世道,不用小宝多说,大家心中有数,不是宽和的时候,况且滁州到底不同!”

“哦?滁州哪里不同?”

“滁州是大本营……为了出征时无后顾之忧,滁州只能有一个声音,滁州上下也只能有一个立场!非友即敌,不需要中立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