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太子

第 132 章

肚子,将孩子取了出来。”

这两件事胤礽是知道的。也正因为此,才诸多犹豫。两次,唯一在人体施展的两次,一次妇人本就已死,只需取出孩子。一次孩子活,妇人死。都不能算成功。

如果是后世,对于剖腹产他可以冷静签字。可现在不行。

密太嫔也明白胤礽的顾虑,言道:“当时牢中那位妇人身体状况本就不太好,又知道自己产下孩子便会被处斩,早已没了求生的意志。她的死并非全因手术之故。”

并非全因手术之故,可谁也不能保证与手术完全无关。胤礽突然觉得自己很自私。这些年他一直想推广外科手术,推广剖宫产,可要推广,总要有第一批受术者。此时外科手术初露端倪,还不算成熟,这一批受术者的危险可想而知。所以轮到自己身上,胤礽退缩了,他不敢拿石令仪的命去赌。

如果石令仪却没了,即便真的把孩子取出来了。又有什么意思?这跟如今保大还是保小的情况有什么分别?

见胤礽不言不语,密太嫔也知道这个选择难做,却不得不提醒:“还请陛下快些决定。拖得越久,皇后娘娘会越危险,肚子里的孩子也越危险。羊水已经破了,流失太多,孩子会憋闷。”

胤礽心头一紧,手掌传来石令仪的温度:“陛下,剖腹吧。”

胤礽张着嘴,不等他开口,石令仪坚定道:“陛下,我想赌一把。我想自己和孩子都活下来。”

胤礽喉头哽咽,艰难道:“好!”

密太嫔接到指令,立刻吩咐下去。因为双胎的关系,乌雅氏的灵泉又没了,孕期胤礽就与密太嫔与刘夫人讨论过手术之事,所以手术室准备好的,就为了以防万一。手术用具也全部齐全。刘夫人可做主刀。差的只是助手。

要说传统医术,密太嫔自认不输旁人。但要说外科手术,她自入宫后便没了实验机会,光懂理论有个屁用。所以如果需要助手,这些年跟着刘夫人的那群女弟子显然比她更为合适。

皇权至上的年代,胤礽一声令下,下面人的动作极快,宫门所有关卡一路畅通放行。

人员到位了,手术用具有了,消毒之物早几年就产出浓度高的酒精,碘伏等。在有便是麻醉品。胤礽虽在民间禁用了阿芙蓉,但却秘密让人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