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君

第一三九八章 尽人事听天命

成了这样,原本效忠父皇的人似乎都在努力和父皇保持距离,产后的她遭逢巨变,经常是襁褓里的孩子哇哇啼哭时她便跟着哭。

目睹此情此景的呼延威也不知该说什么好,每每心烦意乱、嘘长叹短,不过对昊青青倒是体贴了不少,真正没了心思跟外面那些莺莺燕燕的去鬼混。

一场剧变,改变了许多人。

对于太子昊鸿来说,稳住了京中局面后,平叛之事自然是迫在眉睫,

因顾远达投敌反叛,昊鸿不能轻信他人,加之有意和呼延家做捆绑,又封呼延无恨次子呼延定为平叛大将军。

上次金王昊启作乱时,呼延家兄弟三人就是参与者,呼延定就是主要负责人之一,是有平叛经验的。

昊鸿的这次任命倒是事先经过了呼延无恨同意的,首先呼延定本就在前线,本就在呼延无恨身边随军,不经呼延无恨同意也调不动。

其次,这是面对正儿八经的战事,昊鸿肯定要征求呼延无恨的意见,三大派也是这个意思,论打仗齐国没人能强过呼延无恨,这事乱来不得,征求呼延无恨意见不可避免。

呼延定领命平叛,呼延无恨从前线大军中抽调了二十万人马给儿子。

这已经算是抽调的极限,毕竟与晋国对垒的主要战场还是在这边,不可能动摇主要战线。

二十万人马也不算少,可是没办法,叛将顾远达本就负责镇守后方,防范齐国国内有人作乱,手上本就捏着三十万人马。如今三十万人马成了叛军,抽调二十万人马还算多吗?

为了以防万一,呼延无恨还传讯给了罗照,请罗照从齐军中再抽调十万人马从东线支援,首先是为了保障胜算,其次是为了对叛军形成东西夹击的态势,尽量钳制叛军四处逃逸。

对此,罗照并未多话,果断答应了支援,并积极调兵遣将配合。

都是经验老到的将领,双方排兵布阵的局势早已了然于胸,知道呼延无恨那边不便再抽调太多的人马。

而齐国内部不容有失,否则秦军后勤一断的话,秦军也照样是在劫难逃,自然是要积极支持。

也正因为齐国内部不容有失,三十万人马对三十万叛军未必能做到万无一失,还需形成绝对优势才稳妥,所以还需增加人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