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望族

第六百五十四章 田月桑时(二)

寻常人家,想博个好名声的,便也有些意动就如建庙捐功德一样,无论银钱多少都会留有名姓的,他日也好向人夸口,亦是心到佛知,种些善因以求善果。

当场就有人去咨询县衙的师爷、小吏乃至衙役们了。

众知州知县见状也都服了。

各地都会有一些大户人家,或逢年过节,或者喜事办寿的,施舍点儿喜钱米面给百姓,官府是不会有什么表示的。

而那更高一等的人家,修桥铺路造福乡梓,官府当然是大大欢迎,但也不过是给个褒奖,立个牌坊。

这些人家勿论是真心积德行善,又或为夸富或博口碑,都是个人行为,彼此之间较劲攀比的是极少数就算彼此有仇,可跟钱又没仇。

小沈大人,这,这,这是硬把人凑到一起去了,想不比都不行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众知州知县不管心里是不是真个愿意,回去也少不得照猫画虎建上这一个积善堂,所谓上行下效,知府大人都打出样儿来了,如何能不照着走,只怕这项也在考察范围内呢。

当日宣布了积善堂第一批善款将用于买谷米平抑粮价,登州城里各粮铺立时便没了前些时日排长队抢限量粮的火爆景象。

因又有大批耕牛羔羊自辽东来,虽摆明了说是要下发农家供朱子社仓启动用,并没有流向市场,但市面上的肉价仍是应声落了三成,连带着菜蔬粮米的价格也有回落。

而府衙也果然开始了和买米粮,以陆家为首的一批商贾,尤其是功德碑上名列前茅者都有所响应本来嘛,给知府大人送重礼不就是为了巴结,又哪里会在和买事情上和大人对着干。

如此一来,那些家里开着粮铺又或者囤积居奇的,不免难受起来。

又有些人,觉得礼都送了,知府又来要求和买粮食,摆明了要再挖一大块肉下来,未免得寸进尺贪得无厌,便想及时止损不再填这无底洞了。

亦有那自恃上头有关系的,自恃自家有手段的,便想着争上一争。

新官上任三把火,官老爷要先归置归置地方,地方上豪强又如何不想给官老爷个下马威,总要让彼此知道相处的规矩才是。

要知道乡绅耆老掌控地方的能力极强,真辖制起官府来,让政令下不得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