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望族

第六百二十八章 晚来风急(四)

还要与其留脸么!一个非议帝王家事的小人,又哪里斯文了,还要甚斯文!

寿哥摆摆手,道:“你这番话,倒该说给朝上老先生们听一听。起吧。”

刘瑾的心彻底的放进肚子里,再次叩首后起来服侍小皇帝,心道焦芳这脑袋瓜子果然不是白给的。

又盘算着明日朝堂如何应对,皇上既让他把这些话说给老臣们听听,他就得想法子说得老大人们哑口无言才好。当然,这也是要靠着焦芳和焦芳集起来的一众人的。

还有新投来的李,倒也听话,与杨廷和结了亲家。只可惜杨廷和嫡出那个女儿早早定亲了,这拿庶出女儿联姻,到底不够稳固。不过现下倒也不急于收服杨廷和,让他站干岸就行。

毕竟,杨廷和在小皇帝心中地位甚高,其站在哪边可能对战局有着不小的影响。

刘瑾心下又起盘算,李既这样知情识趣,他兄长李也可以挪挪位置了。听说张元祯快死了,居然还不上表致仕,哼,等这老东西死了,空出来位置又可以调换一番了。

遂,这一夜,刘瑾私宅中灯火通明直至后半夜。

翌日上朝,刘瑾是精神抖擞,准备舌战群儒。

可惜,再次被寿哥所下旨意打乱了节奏。

先是降旨,崔杲乞盐引事,掌户部的阁老李东阳所提议,一半儿价银一半儿盐引。

朝中诸人不免解读为小皇帝的让步妥协,毕竟杨源毙命廷杖之下,在不少人想来,这样小小年纪的皇帝,应是心中不安的吧。

更多的人认定,既然皇帝有退让的意思,那就应该乘胜追击!

然就在揣着不少话待奏的御史、给事中们准备出来用杨源之事给内官们沉重一击时,又一道圣旨下达。

皇上驳回了前日南京十三道御史李熙以灾异条陈十事中弹劾礼部左侍郎王华讳名首赂养病事,不收王华自辩的折子,称事情已白,王华勿需自辩,尽心所职便是,并以日讲赐冠服!

这折子里奏了十事,且弹劾太监三人,文臣二十四人……可不单单是王华一个。

但皇上却只对王华加以恩赏,还赐冠服!

这是一个无比明确的信号!

虽然王华力辞赏赐,甚至辞日讲,表示为言者所论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