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望族

第一卷曾见何人再少年 第三百二十四章 事难两全(四)

族长太爷也多有感激。

虽说族长太爷晚年对族里的事情不怎么搭理,族中纠纷日多,可也难掩昔日恩情。

“勿要再啰嗦,有我跟着老爷,自然会精心看顾。你们与其在这里乱着急,还不若去寻一个妥当的大夫来。这一路上,老弱妇孺,还是周全仔细些为上。”郭氏道。

沈瑛与沈琦没法,只好匆匆忙忙出去寻大夫。

此次不是出诊一日两日,既要随着南下,往返就要几个月个功夫,既要对方本领好,还需对方答应离京,可不是只掏银子就能请来的。

沈理那里,也得了丧信,有了定夺。

说起来,他在松江那十几年还有守孝那几年,同族长太爷打得交道并不多

不过年轻气盛时,尚且不觉得宗族算什么,对于族亲之流也没有放在心上,系出同源的叔祖父都是欺凌孤儿寡母、恨不得老死不相往来的冤家,其他人血脉更远,情分就更淡了;要不是父祖福地在松江,族亲中又曾有个恩亲孙氏在,沈理对于松江族人的情分同陌生人也差不了多少。

如今人到中年,看着宦海沉浮,沈理倒是生出几分疲惫,开始有了思乡之情。

松江是根,在外游子,总要落叶归根。

族亲血脉再远,也带了个“亲”字。

“林哥代我南下,正好也回去看看,等过两年他童子试还是要回松江……”沈理对妻子交代道。

谢氏虽心疼儿子这个时候赶路,可对于同沈氏族人的往来,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排斥。

娘家虽是女子的靠山,可女子下半辈子的依靠却是丈夫、儿子。沈氏宗族越是齐心,越是气势盛,以后自己儿女也就多了一份依靠。

娘家再显赫,受惠的也是谢家子孙,自己儿女虽是谢氏外孙,也有谢家血脉,可同谢家儿孙相比到底多了个“外”字。

只是沈林今年才十三岁,因打小读书勤勉用功缘故,加上身子正抽条,看着单薄的紧,倒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书生。

就是沈理夫妇舍得,沈械也不放心带着他驰驿南下。

沈林不只是状元长子,还是阁老嫡亲外孙,真要因奔丧赶路之事有个好歹,那头一个被迁怒的就是沈械。

等到最后敲定时,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