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望族

第一卷曾见何人再少年 第三百一十九章 金针暗渡(四)

是有错在前,即便是憋了火,也发作不出了。

沈琰不想参合权贵之间的争斗,可也不愿平白得罪周秀才,这才将小周提出来,做个缓和。

强龙不压地头蛇,更不要说他压根就不是“过江龙”。

至于周相公的好意,能“自作主张”一次,就有下一次。

沈琰晓得他们兄弟十分弱小,压根攀附不起那所谓“贵人”。能将诸状元公视为儿戏,大咧咧在京城印卖“伪书”,那人身份倒是当得起“贵人”。

可是如今文官治国,勋贵都荣养了,也怕御史弹劾。

要是个护短有担当的人还罢,那人让与状元公有渊源的人做“枪手”,心思阴暗诡异,也是防着事情闹大。否则不管不顾,何必还专门找这样的“枪手

既有畏惧,就少了担当,事情闹大了,顶缸的就是他沈琰。

沈琰不傻,怎么还会往这样的“贵人”身边凑?

朝阳门内,本是城里繁华之地,那里的书铺也不会是寻常人家所有。

沈沧身为刑部侍郎,打发人去打听书铺的主人,并不是什么难事。书铺背后的东家,是如今勋贵中的佼佼人物建昌伯张延龄。

“原来是他,倒也不奇怪了”沈沧对沈瑞道:“三月初的时候有御史弹劾建昌伯,为的就是这书坊之事,罪名印卖了‘有碍风化,的书,有辱斯文。如今建昌伯是将儒家的书印出来了,却是这样个印法。”

沈瑞好奇道:“建昌伯为外戚之家,行事不是应该更谨慎小心?作甚还敢因小利与得罪阁老朝臣?”

沈沧抚着胡须道:“得罪就得罪了要是外戚文臣好作一团,那睡不着的就应该是皇上了。至于银钱,谁也闲多?京城的铺子,保定府的田庄,张家参合的事还少了?说是满头小辫子也差不多了,有个贪财昏庸的外戚,朝里朝外都放心”

不过是帝王心术。

沈瑞听了,提着的心反而安定了。

有谢迁这阁老在前头顶着,王华、沈理他们都算不上什么。

谢迁么?只要今上在位,就稳如泰山,这次“伪书”风波揭不起什么风浪

没两日,就传出一段“佳话”出来。

谢迁谢阁老看到自己署名的状元文集后边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