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29

第三百八十九章:死局?

多尔衮自不会就此甘心,便派遣投降的汉人阿哈前往大同镇探听萧亦与那永安军的虚实。

不过事情却令多尔衮失望之极,无论如何一批批的派遣阿哈前往,都犹如石沉大海一般有去无回,消息更是半点没有。

不过在崇祯五年的四月份,一只来自大同镇黄家的信鸽飞到了盛京中多尔衮的贝勒府。

后金虽然与明廷连年交战,但令他们始料未及的是,南朝的商人却如云一般往盛京城飘来。

若是放在老奴酋在位时这些人是无论如何都不敢来的,但自打皇太极继任奴酋以来便开始重用汉人的文官与降将,更是让这些商人在盛京城开设分行与分铺。

相比于在明朝的极其不稳定,不是遭受蝗灾、旱灾、瘟疫等各种灾害,就是被流贼打砸抢烧,官兵不但不管,来了反倒又要再抢一次的情况。

这些唯利是图的商人自然要选择相对安稳的盛京,更何况近年来大明的财政年年赤字虽然没人说,但这些商人多少在朝中都有些眼线,早都是心明镜一样。

加上辽东不断大败传回,南方各州府流贼又是蜂拥而起,好事没有坏事不断的,谁又能知道这大明还能撑多久?

这些商人自然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这后路就是眼下的后金。

大明北方的商人有的举家迁往歌舞升平的南方躲避战乱,也有的心中仍有一丝与朝廷共存亡的心思,不走也不去盛京,留在祖辈之地硬挺着。

但这些终究只是极少数,大多数的人发展方向与明廷背离,不断向北,从海陆各个方式与后金联络合作。

这其中与后金相交甚密,甚至足一决定一场战争成败的,便是那皆是家财万贯的晋商。

这晋商之中又以山西商人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这八个巨商为最。

在这种动荡的关头,那种商人特有的灵敏嗅觉,使他们看到了后金的崛起与野心,看到了大明朝的渐趋衰落。

于是在正常贸易之外,暗中为建州鞑子输送军需物资,并且高价提供关内各种情报,甚至连明廷的内部消息都十分全面,搞起政治买卖,使得他们赚的盆满钵杳。

崇祯皇帝对这种事情其实早有防备,即

章节目录